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

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
经名: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元薛致玄撰。二卷(上卷原缺)。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广引古籍,是妙则示其引文出
处,着出篇名,略疏其义。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玉诀类。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卷下
上卷原缺
太霞老人薛致玄述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纂云:支离所为者,已具首章消释。又云百姓日用而不知者。
钞曰:《易系》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此言上德不以德为德,故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纂云:下德者,进用渐彰,至一浇散。
钞曰:一至一者,《庄子·缮性篇》云: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韦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牺,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今碧虚取以为证,云下德者,进用渐彰,至一浇散也。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纂云:无思无虑,而心自无为。忘功忘名,而迸无以为。
钞曰:无思无虑者,《庄子·知北游篇》云:知北游於玄水之上,登隐井音焚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日: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五来切,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於帝官,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谓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又《易系》云: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夫天下之动正夫静者也,天下之众正夫一者也。以静为本故无思也。以一为主故无虑也。然则动者纷纷其涂固以殊也。及悟诸静则同其所归也。众者扰扰,其虑或以百也。及适诸一则不二其所致也。以静而得一,亦何思而何虑焉。是以圣人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