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直解

道德真经直解
经名:道德真经直解。宋邵若愚解。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道德真经直解叙事
据《史记》略曰:老子为守藏室之史,周衰,遂去。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上下篇,#1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终。缘其史有上下篇目之文,后人因之,上卷说道,下卷说德。今以理考,道德混说,无上下篇,此史辞之流言,今以除去。
又不知何人不审正文前后本意,分为八十一章,惟务其华,图象阳数,此以戏论,无益於人,今亦除去。
又创立篇名,狭居其事,言理不当,今亦除去。此书义不连环者,当时关令不解征问,而老子自陈其事,或引前圣之语,所以文意断续,其辞重迭者,如父母慈心,训之切切。
其间干涉国务者,盖老子叹当时之风,乃周朝之事也。其间犯讳,若改易之,经久恐失本意。据今云经史旧文,则不避及,书籍传录,为字不成。此书笺注者多,虽能於理则不中,虽辩於事则无法。只如注玄牝为口鼻,是不中理也。死之徒为涅盘梵语涅盘,秦译无为。是不中事也。如是胸怀臆注,语言散失者,不欲备举,其由未至於道也。孔子志於道,缘道无形,据於有形之德,以德为立基之本。本立而道生,以其渐者也,岂可殢德而不进道?此所谓过其门而不入其室也。
如志於六艺,浮游於德,以术为道,认秽汁为精,以钝浊为朴,迟速为性,拱手不动为无为,不食滋味为恬惔,傥来适去为自然,休妻独寝为清静,如此之徒,不可与言至道。如《抱朴子》第八卷云: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何承按者也。盖其人多言房中及黄白术,执有为为事,将好利淫心,测度无为之道,是故不知首尾,又况不及此子者乎?又直以轻举者为上士,修道德者其次。夫举身隐形,变化物象,在禁为妖。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以其无所益也。老子所着,长生久视,务在进道而不专取。且神仙之人,居止三山,不离於地,跨凤朝帝,亦不离天,居天地之间,兀兀然寿千万岁。暂时易短为长,报尽还复于死,若不进道,何异大椿耳?此非论说是非,恐殢神仙之术,不进於道。
万类惟人最贵,最贵不誉食誉衣。惟人能了达死生,莫为尘缘放过,忽尔死之将至。此事不是临期,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