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注(汉河上公)

道德真经注
经名:道德真经注。又名《河上介章句》。据传为西汉初隐士河上合撰,传授汉文帝。一说出於东汉。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四部丛刊》影印宋建安虞氏刊本(简称影宋本)。二、敦煌S.477、S.3926号写本。
道德真经注卷之一
河上公章句
体道第一
道可道,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长生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辉,灭迹匿端,不可称道也。
名可名,
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常名当如婴兄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在石间。内虽昭昭,外如顽愚。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之本也。吐气布化,出於虚无,为天地之本始者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阴阳#1、有刚柔,是其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2,如母之养子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3;
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以观道之要妙1。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囋叙明是非也。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谓同於人心。异名者,所名曰异。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
同谓之玄。
玄,天也。谓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於天。
玄之又玄,
天中复有天也。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浊辱则生贪淫。
众妙之门。
能知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妙之门户。
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自扬己美使显彰也。
斯恶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为善,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
见有、而为无也。
难易之相成,
见难而为易也。
长短之相形,
见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倾,
见高而为下也。
音声之相和,
上唱下必和也。
前后相随。
上行下必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
以身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