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宋-朱弁

通玄真经[注]
经名:通玄真经注。宋人朱弁《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二卷,现残存前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通玄真经卷之一
宋宣义郎试大理寺主簿兼
括州缙云县令朱弁正仪注
道原篇
夫本相待者有原,体相证者有归。大道无原,至理无归。今推之,道原反在乎物象之内,但复物之性,原其远乎。
老子曰:
盖惟生已白首,老在物先事始。
有物混成,
夫道之为义也,理宗自然,体本虚寂,不似於物,何以寄言?今称有物者,欲明无物者也。混为能合清浊,成为不遗纤介者也。
先天地生,
天地以玄黄为色,方圆为形,道岂生於形色之后也?
惟象无形,窈窈冥冥,
可以理会难以目见。
寂寥淡漠,不闻其声,
应则无响,听则无声。
吾强为之名字之曰道。
夫形声俱无,则名言莫及也。将欲示旨,非强而何?今圣人字道之由,义取乎无所不适也。
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
仰之弥高,俛之弥深,故知有极者非高,可测者非深。
包裹天地,察受无形,
周合二仪,资兴品物而无迹可得也。
原流出,冲而不盈,
自深而流,不绝其原,当虚而受,不溢於物。
浊而静之徐清,
同物谓之浊也。取其不污之体,徐以会之,则本自清矣。徐也者,含理从容之谓也。
施之无穷,
随用而火。
无所朝夕,
万古千秋,而今而后。
表之不盈一握,
真无纤微之质。
约而能张,
在乎至简,从事则广。
幽而能明,
虽寂默之幽,亦显应之明也。
柔而能刚,
不与物争曰柔,能终不挫曰刚。
含阴吐阳,
藏用为阴,昭化为阳。
而章三光。
日月星辰察之,故能各丽其所他
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星历以之行。
皆在自然之道也。夫高深之宜,飞走之势,游翔之精,经纬之象,斯不期而然,不会而至,无代司以成势,. 皆毕受而自宜,均其生成,故称大道也。
以亡取存,
夫有质者,未尝不亡者也,今以无质之亡而成虚体之存也。
以卑取尊,
夫有位者,未尝不黜者也。今以无位卑而成不黜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