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精义杂论

修真精义杂论
经名:修真精义杂论。唐·司马承祯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众街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收入该书卷五十七。
修真精义杂论
天台白云子述
导引论
夫肢体关节,本资於动用。经脉荣卫,在於宣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户枢不蠹,其义信然。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其性命也。脉经者,所以行血气也。故荣气者,所以通津血、益筋骨、利关隔也;卫气者,所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胜理、司开闱也。又浮气之修於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於经者,为荣气。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之无端也。又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髓者,骨之府。而又诸骨皆属於目,诸髓皆属於脑,诸筋皆属於节,诸血皆属於心,诸气皆属於肺,此四肢八环之朝夕也。是知五劳之损,动静所久。
五禽之导,摇动其关,然人之形体,上下相承,气之源流,升降有叔。尝见诸导引文,多无次第。今所法者,实有宗旨。其五体平和者,依常数为之;若一处有所偏疾者,则於其处加数用力行之。
凡导引,当以丑后卯前天气清和时为之。先解发,散梳四际,上达顶,三百六十五过,散发於后,或宽作髻亦得。烧香,面向束,平坐握固,闭目思神,叩齿三百六十五过,乃纵体平气,依次为之。先闭气,以两手五指交叉,反掌向前,极引臂,拒托之良久,即举手,反掌向上极臂,即低左手,力举右肘,令左肘臂按着后项,左手向下力牵之,仍亚向左,开右腋努胁为之,低右举左亦如之,即低手钩项,举两肘,偃胸,仰头向后,令头与手前后竞力为之,即低手钩项,摆肘捩身,向左向右,即放手两膝上,微吐气通息,又从初为之三度。
次覆伸左手,仰掌坚指,屈右手,举肘仰掌坚指,开臂胸膊如挽弓之势,仍回头向左,使头项、胸臆、臂肘等,用力为之,左右各三度。
次两手作拳,拿臂向前筑,即努肘向后,蹙急做势,用力为之,前后各三度。
次以左手拳向左之后力摆臂三,又向下摆臂三,右如之。次交两臂於胸前,各以手指攀两肩,仰头偃胸,努腹腰为之,即低头曲腰,耸肩,两手向下,用力攀之,一仰一低,各三度。
次屈两手腕安腋下,促两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