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宽夫诗话

,浮云去靡依,以喻良友各在一方,播迁而无所托。'此注甚妙,按苏、李在武帝时,同为侍中,金兰素洽,到此各方,遂托风人比兴之旨,故用俯仰二字随所及而托意,原非实境语,何类訾议之纷纷为!即宽夫亦未核也。"
三、蔡琰诗
《后汉·蔡琰传》载其二诗,或疑董卓死,邕被诛,而诗叙以卓乱流入胡,为非琰辞。①此盖未尝详考于史也。且卓既擅废立,袁绍辈起兵山东,以诛卓为名,中原大乱,卓挟献帝迁长安,是时士大夫岂能皆以家自随乎?则琰之入胡,不必在邕诛之后。其诗首言"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共欲诛不祥",则指绍辈固可见。继言"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则是为山东兵所掠也。其末乃云:"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则邕尚无恙,尤亡疑也。(《丛话》前一)
----------------
①案:此指东坡语。
四、晋宋诗人造语之病
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①其甚乃有一人名而分用之者,如刘越石"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谢惠连"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等语,若非前后相映带,殆不可读,然要非全美也。唐初余风犹未殄,陶冶至杜子美,始净尽矣。(《丛话》前一)
----------------
①《名贤诗旨》及《玉屑》三引至此。
五、乐府辞
齐、梁以来,文士喜为乐府辞,然沿袭之久,往往失其命题本意。《乌将①八九子》但咏乌,《雉朝飞》但咏雉,《鸡鸣高树巅》但咏鸡,大抵类此;而甚有并其题失之者。如《本府莲》讹为《想夫怜》,《杨婆儿》讹为《杨叛儿》之类是也。②盖辞人例用③事,语言不复详研考,虽李白亦不免此。惟老杜《兵车行》、《悲青坂》、《无家别》等数篇,皆因事自出己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丛话》前一、《竹庄》六、《历代》二十四)
案:刘凤诰《杜工部诗话》引此作蔡条语。
----------------
①《杜工部诗话》"将"作"生"。
②《历代》引至此。
③《竹庄》"用"作"多"。
六、双声迭韵与蜂腰鹤膝
声韵之兴,自谢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