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渔隐丛话

镜,行藏独倚楼’之句,当入何品?”客无以对,遂以其说还之,曰:“尝鼎一脔,他可知矣。”则知诗之不可分门纂集,盖出此意也。余今但以年代人物之先后次第纂集,则古今诗话,不待捡寻,已粲然毕陈于前,顾不佳哉!今老矣,日以废亡,此集之作,聊自备观览而已,匪敢传之当世君子,故不愧。(元本句末有“焉”字。)戊辰春三月上巳,苕溪渔隐胡仔元任序。
绍兴甲寅槐夏之月,陈奉议刊于万卷堂。 卷第一 卷第一
国风汉魏六朝上
张文潜云:“《诗》三百篇,虽云妇人女子小夫贱隶所为,要之,非深于文章者不能作。如‘七月在野’,至‘入我床下’,于七月已下皆不道破,直至十月,方言蟋蟀,非深于文章者能为之邪?”
《漫叟诗话》云:“《诗》三百篇,各有其旨,传注之学,多失其本意。而流俗狃习,至不知处尚多,若‘惟桑与梓,必恭敬止’,谓桑梓以人赖其用,故养而成之,莫肯凌践,则有恭敬之道。父子相与,岂特如人之视桑梓?今乃言父母之邦者必称桑梓,非也。”
宋子京《笔记》云:“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故《诗》曰:‘度其夕阳。’又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指山之处耳。后人便用‘夕阳忽西流’,然古人亦误用久矣。”
山谷云:“俞清老作景陶轩,名为未当。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明也;高山则仰之,明行则行之耳。魏、晋间所谓景庄景俭等,从一人差误,遂相承缪。亦如郡守为一麾也。”
《后山诗话》云:“子厚谓屈氏《楚词》,如《离骚》乃效《颂》,其次效《雅》,最后效《风》。”
蔡宽夫《诗话》云:“秦、汉以前,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侧皆通用。如庆云卿云、皋陶咎繇之类,大率如此。诗‘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思’与‘来’、‘音’与‘南’,皆以为协声。魏、晋间此体犹在,刘越石‘握中有白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共此渭滨叟。’潘安仁‘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是也。自齐、梁后,既拘以四声,又限以音韵,故大率以偶俪声响为工。(元本、徐钞本、旧钞本“响”作“病”。)文气安得不卑弱乎?惟陶渊明、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