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考

光禄处,遭火变黑色矣。”此小玺之真伪不可知。而又云秦得楚卞和璧,命篆玉人孙寿刻之,即传国玺,则不问而知其妄矣。《东观记》载:马援上光武书言,臣所假“伏波将军印”,书“伏”字“犬”文外向。“城皋令印”,“皋”字为“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白”下“人”、“人”下“羊”。即一县长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者多。符印所以为信,所宜齐同。荐晓古文字者,事下大司空正郡国印章。后千余年,嵯峨山中得古印十余,涂金驼钮,文如援书,此与秦小玺皆一类。宋曾三异《同话录》:王莽遣将率易单于印,曰汉赐单于玺,武后改玺为宝。
填篆,方填书也。《书史》曰:填篆者,周之媒氏以仲春之月,判会男女,则以此书,表信往来。及魏明帝使京兆韦仲将点定芳林苑中楼观,王 、王隐皆云字间满密,故云填篆,亦曰方填书。今用九叠文,乃时制也。其他图书用小篆,而改体向方,谓之满白,皆其遗法。
半通,半章也。《扬子法言》: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仲长统《昌言》:身无半通、青纶之绶。注,《十三州志》曰:有秩啬夫,得假半章,即半通也。
银黄,谓先银印而后金也;银艾,谓银印艾绶也。陈钜昌曰:《前汉书》黄金印银绶,是谓银黄,此非也。绶,无言银者。按《杨仆传》:怀银黄,垂三钮,夸乡里。盖有银印,又有黄金印也。张真曰:吾十腰银艾。银即印,艾即绶,亦非定指绿绶也。汉印小,多佩之,如朱买臣见“会稽太守章”是也。此后称金紫银青,则腰带、鱼袋之类。
古以泥封检而印之,曰斗检封。《周礼?司市》注:玺节章,如今斗检封矣。疏曰:按汉法,斗检封,其形方,上有封检,其内有书,则周时印章上书其物识事而已。《说文》:检,书署也。徐曰:书,函之盖也。三刻其上,绳缄之,然后填泥题书而印之。《汉书》:金泥玉检。《后汉?公孙瓒传》:皂囊施检后,用纸作粘,粘而印之,殊为省事。
封函用泥,后以为印色。《舆地志》:汉封诏玺,用武都紫泥。《续汉书》:金泥,水银和金为泥也。《东都记》曰:邓训好用黎阳青泥。据徐铉曰:填以泥,题书而印之。后缘此以印调色封之,亦曰泥。晋为诏以青纸紫泥,即印色也。今部堂用紫粉,印宝则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