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康平室随笔

乾隆中叶,始有管理某部事务名目。迨嘉庆间,遂垂为定例,自觉名实相副,官职分明(自军机处设立后,大学士即不参预机务。
内阁承办事件,以逐日票拟各部各省所进题本之批旨,及承发明谕、发钞奏折为大宗,然皆中书分任之,侍读管理之,大学士特受成而已。如无大典礼或大会议,大学士可终年不至内阁,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趋公之地耳。其有兼差甚多者,则以位高望重,别予管领,于阁务无与也)。又国初大学士,分为三院(弘文、秘书、国史)。顺治十六年,改四殿(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二阁(文渊、东阁)。十八年,仍为三院。康熙十年复改四殿。三十八年,又改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二阁(文渊、东阁)至乾隆十四年,始定为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东阁、体仁),设大学士四员(以前则自五六员至十一二员不等)。然自三十五年傅文忠恒卒后,保和殿不复置员,故今惟二殿、三阁。至授职名称,则自康熙以来,向无一定。是以某殿某阁,有时竟无其人;而一殿一阁中,转有同时数人并授此衔名者。嘉庆四年以后,始于每殿阁各设一员(第大学士止四缺,故或殿、二阁,或一殿、三阁,均出自圣裁),其名位亦依次递推,至今遂相承弗替矣。
本朝满洲、蒙古、汉军诸人,皆分隶八旗,而旗籍亦分次序:首镶黄,次正黄,次正白(此为上三旗),次正红,次镶白,次镶红,次正蓝,次镶蓝(此为下五旗)。凡功臣贵戚,多有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者。至入侍宫廷之领侍卫内大臣(为武职正一品),亦惟上三旗有之(每旗二员),他旗则无。本朝未入关以前,凡官员世职,其名称多与今时不同:曰固山额真(即今之都统),曰梅勒额真(又名梅勒章京,即副都统),曰承政(即尚书)、曰参政(即侍郎),曰总兵官,曰昂邦章京,曰精奇尼哈番(即子爵),曰副将,曰梅勒章京,曰哈思哈尼哈番(即男爵),曰参将,曰游击,曰甲喇章京,曰阿达哈哈番(即轻车都尉),曰备御,曰牛录章京,曰拜他喇布勒哈番(即骑都尉),曰拖沙喇哈番(即云骑尉)。今多有不知其名者。文字遇合,各有因缘。余昔从事举业时,窗下所作课艺,每篇无不为六比者。戊子乡试,题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余遵文公集注,以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