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识略

者胸怀当上下三千年、纵横一万里;今所识地不越千里、时不及二百年,而笔又冗弱,顾乃灾及枣梨,非敢谓足备志乘之采,聊供覆瓿而已。时同治十二年癸酉夏四月,丁绍仪识于福州寓庐。
书刊未半,资已不敷,禧儿又以邻封及民捐事横罹降秋,心情烦劣,谋食方艰;剞氏频催,力无以应。黄星樵妹婿惜其半途而废,慨然以番银三十枚见助,乃克告成。时已越秋徂冬,虹藏不见矣。绍仪又识。
●东瀛识略卷一
无锡丁绍仪杏舲纂
建置
康熙二十二年夏,福建水师提督、后封靖海侯施琅,统师征郑氏,克澎湖岛;郑成功之孙克■〈臧上土下〉震慑归诚,纳所辟台湾地。朝议墟之。琅奏言地广而腴,且关系四省要害,宜留为外蔽,不可弃(时尚未知山东、天津、辽阳各口由台可以迳达,故云四省)。二十三年,圣祖断自宸衷,即成功所置承天府、总名东都、成功子经改称东宁者,设台湾府,隶福建布政使司,为入中国版图所自始。领县三:附府曰台湾、南曰凤山、北曰诸罗(今名嘉义)。雍正初,于诸罗以北设县一,曰彰化;厅一,曰淡水;改台湾县属澎湖巡检为通判,设澎湖厅。嘉庆间,又于淡水以北迤而东设厅一,曰噶玛兰。
台湾之称,于古无考。文献通考云:“澎湖旁有毗舍耶国,言语不通,袒裸睢盱,殆非人类”;颇与土番情状相似。然中国及东西洋人均未尝至,即明初郑和、王三保遍历东南洋,亦未言及有台湾也。嘉靖末,海寇林道干被都督俞大猷所逐,遁入其地;旋弃而之占城。万历间,奸民颜思齐自日本窜往屯踞,始有台湾名。明季,莆田周婴所著远游集以台湾为台员,殆闽音讹耳。台地有中土民,自道干、思齐始。思齐死,其党推郑成功之父芝龙为魁。崇祯初,芝龙就明抚,荷兰乃往筑城居之;故成功语荷兰曰:“此地本先人故物,当以见还”。荷兰战不胜,遂遁。郑氏据为巢穴,辟地渐广。今府县以台湾名,盖沿郑氏旧称,其义莫详也。
台湾县附府为治,本郑氏承天府地;康熙二十三年设知县、县丞、典史各一员、县学教谕一员。时改福建巡海道为台厦兵备道兼学政事,并设知府一员、海防同知一员、经历一员、府学教授一员,均驻县城;巡检二员,一驻新港,一驻澎湖。六十年,改台厦兵备道为台厦道。六十一年,添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