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舆全图

台湾地舆全图 全台前后山总图 台湾前后山总图说略 台北府全图 台北府舆图说略 淡水县图 淡水县舆图说略 新竹县图 新竹县舆图说略 宜兰县图 宜兰县舆图说略 基隆厅图 基隆厅舆图说略 台湾府全图 台湾府舆图说略 台湾县图 台湾县舆图说略 彰化县图 彰化县舆图说略 云林县图 云林县舆图说略 苗栗县图 苗栗县舆图说略 埔里厅图 埔里社厅舆图说略 台南府全图 台南府舆图说略 嘉义县图 嘉义县舆图说略 安平县图 安平县舆图说略 恒春县图 恒春县舆图说略 凤山县图 凤山县舆图说略 台东直隶州后山全图 台东直隶州舆图说略 澎湖厅图 澎湖厅舆图说略 全台前后山总图 台湾前后山总图说略
窃惟台湾四面皆海,前明始知海外有此地,为郑氏踞之。自康熙二十二年讨平,收入版图。盖有明以来,即以台湾名;设府,仍以名之。初,领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澎湖一厅。厥后北壤渐开;雍正元年,拓彰化县并设淡水同知,共城治理。雍正九年,割大甲以北归同知管辖,于竹堑地方设署。嘉庆十五年,以远望坑迤北而东历苏澳至大、小南澳,中设噶玛兰通判。光绪元年,奏以南路同知移驻埤南;又于极南之琅峤猴洞添设一县曰恒春县。光绪四年,以中路鹿港同知移驻埔里社;续又奏请专设埔里社抚民理番通判,仍移同知于鹿港。嗣南、北分治,在淡水厅辖艋舺、大稻埕居中之地,添设府治曰台北府;附郭设淡水县,裁淡水同知改设新竹县,以噶玛兰改设宜兰县,将通判移驻基隆。光绪十四年,闽、台分省。复将前、后山全局应移、应裁并、应添设者分别筹议:于前山彰化县辖桥仔图地方,建设省会;附郭设台湾府为首府、台湾县为首县,改原有之台湾府县为台南府、为安平县,仍与台湾道同城。裁鹿港同知,划嘉义之东、彰化之南,添设一县曰云林县;又划新竹中港以南,添设一县曰苗栗县。又改基隆通判为基隆抚民理番同知,分淡水东北四堡之地归厅管辖。又改埤南同知为台东直隶州,知州驻水尾地方;添直隶州州同一员驻埤南、添直隶州州判一员驻花莲港,均隶台东直隶州管辖。按年稽考,开辟日广;因地制宜,规模大备焉。
计前山自极北之基隆、宜兰交界草岭顶起,至极南之恒春县辖鹅峦鼻海口止:共计民站八百五十里。其后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