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方歌括

症。绝未明言此症。而即为此症之金针者。实无他诀。
唯其熟而已。熟则生巧。自有左右逢原之妙。
论中所列诸方第三卷第四卷俱载弗遗。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非熟读原文。不能领会。此书偶有阙而未载者。欲人于原文中寻其妙义。阙之即所以引之也。阅者鉴子之苦心焉。
一方后附论。或采前言。或录一得。视诸书较见简括。阅者自知。
卷上 补可扶弱
四君子汤
治面色痿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者。若内热或饮食难化作酸。乃属虚火。
须加干姜。
卷上 补可扶弱
六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痞满痰多。
卷上 补可扶弱
香砂六君子汤
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症者。
卷上 补可扶弱
五味异功散
健脾进食。为病后调补之良方。
苓术参甘四味同。(人参茯苓白术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加姜枣煎。名四君子汤。)方名君子取谦冲。增来陈夏痰涎涤。(前方加陈皮一钱顺气。半夏二钱除痰。名六君子汤。)再入香砂痞满通。(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各八分。以行气消胀。名为香砂六君子汤。)水谷精微阴以化。(饮食增则津液旺。充血生精。以复其真阴之不足。)阳和布护气斯充。(食入于阴气长于阳。昼夜循环。周于内外。)若删半夏六君内。钱氏书中有异功。(六君子汤内。去半夏。名五味异功散。)
陈修园曰。胃气为生人之本。参术苓草。从容和缓。补中宫土气。达于上下四旁。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一切虚证。皆以此方为主。若加陈皮。则有行滞进食之效。再加半夏。
即有除痰宽胀之功。再加木香砂仁。则行气之药。多于补守。凡肿满痰饮结聚等证。无不速除。此犹人所易知也。而为数方之主。则功在人参。人皆曰人参补气补阳。温药藉之以尽其力量。而余则曰。人参补阴养液。燥药得之则臻于和平。故理中汤中姜术二味。气胜于味。
以扶阳。参草二味。味胜于气。以和阴。此汤以干姜易茯苓。去其辛而取其淡。亦阴阳兼调之和剂也。凡医家病家。俱重人参。全未识人参之性。皆不读神农本草经之过也。今录本草经原文而释之。或数百年之误。于兹而一正也乎。
按神农本草经云。人参气味甘。微寒无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