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指掌

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太阳中热。 是也。发热恶寒。身重而痛。汗出而渴。脉微弱。以上十一症。同伤寒施治。
头痛发热。与伤寒同。而身不痛。右关短滑。左脉和平者。伤食也。中脘必痞闷。亦有停食兼感寒者。
人迎气口脉俱大。
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满气上冲咽。不得息。与伤寒相似。而头不痛。或时痛时止。
其脉紧而不大者。痰也。痰在上焦。则寸口脉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则右关脉滑大。有气郁。则沉而滑。夹食。则短而滑。凡脉弦滑者。有痰饮。偏弦者主饮。沉弦者。有悬饮内痛。
发热憎寒头痛。肢节痛。呕恶。与伤寒相似。而痛起自脚。脚膝肿痛。两胫肿满。或枯细。大便坚者。香港脚也。
脉浮数发热。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内痈也。胸中隐隐痛。振寒脉数。咽干不渴。口中咳。时出浊唾腥臭。久而吐脓者。肺痈也。小腹重皮急。按之痛。便数如淋。久必便脓血。时时汗出。复恶寒。脉滑而数者。肠痈也。胃脘隐隐而痛。手不可近。
胃脉沉细。人迎逆而盛者。胃脘痈也。
烦热与伤寒相似。而脉不浮紧。头不疼。身不痛。不恶寒。或烦时头亦痛。烦止而痛止者。虚烦也。
发热如伤寒。而其人有所从高坠下。 扑损伤。或盛怒叫呼。或强力负荷。无何而病。小便自利。
口不甚渴。按胸胁脐腹间有痛处。或手不可近者。蓄血也。(以上出准绳)
发热恶寒。脊强背直。有似痉状。耳中策策作痛者。黄耳也。此属太阳。风入肾经。以荆防败毒散、加蝉蜕、黄芩、赤芍、紫荆皮。寒邪重者。以小续命汤、加白附、天虫、天麻。外治法。用苦参磨水滴耳中。
发热恶寒头痛。似伤寒。而胸膈赤肿疼痛者。赤胸也。属少阳风热。以荆防败毒散、加芩、连、栝蒌、元参、赤芍、升麻、紫荆皮、大便燥实加大黄。外治法。用三棱针刺其血。则肿消痛止矣。(黄耳赤胸出伤寒奥旨)以上八症。不同伤寒施治。
按伤寒类症虽多。惟温热关于伤寒为尤重。以今之伤寒。大半属于温热也。且治法与伤寒不侔。伤寒入足经。而温邪兼入手经。伤寒宜表。而温邪忌汗。伤寒药宜辛温。而温邪药宜辛凉。苟不辨明。必有误治。故兹集特参以温热立论。而以温热之法为兼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