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门

升降,内外出入,行于脉外之气分也。气分者,皮肤肌腠之间。上谓皮肤之上也。夫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足太阴之脉,亦见于皮肤之上而无所隐,是以阳明之气并于上,则迫于阳明之孙络,与太阴之经脉也。迫于阳明之孙络则头痛鼻鼽,迫于太阴之经脉则腹肿也。】

 至真要大论
太阳司天,民病鼽衄。
【注 鼽衄,乃阳热中盛之病。】
少阴之复,烦躁鼽嚏,甚则入肺,咳而鼻渊。
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
【注 鼽嚏,厥阴之气胜也。】
少阳司天,甚则鼽衄。

 解精微论
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

 五常政大论
审平之纪,其脏肺,其主鼻。
【注 肺开窍于鼻也。】
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
【注 上从者,因司天之气下临,畏其胜制而从之也。欬嚏、鼽衄、鼻窒,皆肺病也。】
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鼽嚏善悲。
【注 寒气下临,则藏气上从也。火性炎上,水性润下。火气妄行于上,故霜寒以复之。鼽嚏善悲,火热铄金也。】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嚏鼽衄,鼻窒。
阳明司天,初之气,民病鼽衄、嚏、欠、呕。
【注 鼽衄、嚏、欠、呕者,风木之气也。】
少阳司天,三之气,民病鼽衄、嚏、欠。
少阴司天,民病鼽衄,阳明所至为鼽嚏。
热至则鼽衄。

 刺法论
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干邪。
【注 天牝,鼻也。鼻受天之气,故曰天牝。】

 邪气脏腑病形篇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注 宗气者,胃腑所生之大气,积于胸中,上出于肺,以司呼吸,故出于鼻而为臭。】

 本神篇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注 肺主气以司呼吸,故肺气虚则鼻塞不利。】

 经脉篇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
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上挟鼻孔。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下循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