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门

阴之固,阴为阳之守,热则腠理开,汗大泄,则阳气从而外泄矣。劳则肾气伤而喘息于内,阳气张而汗出于外,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阴阳应象大论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注 汗出于阴液,由阳气之宣发,雨乃地之阴湿,由天气之所发,故方之。】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注 阳乃火热用事,热在表,则腠理闭而喘,粗汗不出。肾主精液,心主血液,齿干,精液竭,烦冤,血液枯也。中焦之生气绝则腹满,此阳热偏胜之死证,虽苟延于冬而不能幸免于夏也。若阴盛则阳虚,故汗出。阴寒在表,故身常清,在里则数栗而寒;表里俱寒,故四肢厥冷腹胀满也。此阴寒偏盛之死证,得夏月之阳热,尚可救其阴寒也。】

 六元正纪大论
太阳所至,为寝汗,痉。
【注 此秋病之常也。】

 气交变大论
岁水太过,甚则寝汗出,憎风。
【注 岁水太过,诸丙岁也。水泛则源竭,太阳之气无从资生,表阳虚,故汗出憎风也。】

 至真要大论
少阴在泉,主胜则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注 四之主气,乃太阴湿土,客气乃太阳寒水。以土胜水,是以津液不藏而汗出于表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肺脉缓甚为多汗。
【注 缓则肺热甚,故多汗。】
微缓,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注 肺主周身之气而朝百脉,腠理开,故头以下汗出不可止,是颈项胸背之间,肺之外部也。】

 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是主肺所生病者,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
【注 肺俞在肩背,肺气盛故痛。风寒汗出中风,乃三阴三阳之气在表,而合于天之六气也。】
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
【注 胃主荣血,故主血所生病者,为狂为温疟汗出者,胃气热而蒸发水液之汗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
【注 少阳乃一阳初生之气,汗出者阳加于阴也。】
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汗出。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