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怔忡健忘门

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注 少阳相火主气,火逆于内,故发为肠痈。不可治者,谓病在气分,而痈肿在内,非针刺之可能治也。若发惊者,其毒气干脏故死。】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注 阳明气厥则喘,上逆则咳也。阳明之气主肌肉,故身热。经云:二阳发病主惊骇。衄血呕血者,阳明乃悍热之气,厥逆则迫血妄行。】

 阴阳类论
三阳一阴,太阴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
【注 三阳主开,一阴主阖,二气类聚而太阴脉胜,是一阴不能止其开,则内乱五脏,外为惊骇。】

 脉解篇
阳明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注 此阳明经脉病也。】

 五常政大论
委和之纪,其发惊骇。
【注 邪伤肝也。】
伏明之纪,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
【注 昏惑悲忘,心神不足也。】
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热气妄行,善忘。
【注 寒气下临,脏气上从,而热气妄行,故神伤善忘。】

 大奇论
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注 肝经病,故两胠满而不得小便。脏气雍满,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也。】
肝脉骛暴,有所惊骇。
【注 肝脉之来,疾而暴乱者,必有惊骇。】
二阳急为惊。
【注 二阳,阳明土也。土气虚寒,则阳明脉病,故惊。】
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注 无形之气上逆则脉至数疾。邪薄心下,故发惊。】
肾肝并小弦欲惊。
【注 小者血气皆少,弦则为减为寒。肝脏之气生于肾,脉并小弦,是二脏之气皆虚而欲发惊也。】

 至真要大论
太阳之复,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神门绝,死不治
【注 善忘善悲者,从胃而上及于心也。】
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善惊谵妄,复则惊瘈咳衄。
【注 热客于胃,则善惊谵妄,热乘心肺,则惊瘈咳衄。】
阳明之复,甚则入肝,惊骇筋挛。
【注 如病入肝则干脏矣。干脏者,半死半生。】
诸病惊骇,皆属于火。
【注 火者,少阳包络之相火也。相火甚则心神不安,故惊骇。】

 玉机真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