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下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五十九 滞下门

黄帝素问

 至真要大论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泄注赤白。
【注 少阳司天,寅申岁也。泄注赤白,热盛也。】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腹痛溺赤,甚则血便。
【注 少阳在泉,巳亥岁也。热伤血分则注赤,热伤气分则注白。热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甚则血出于小便也。】
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
【注 此风之伤人也。】
少阴之胜,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注 腹满溏泄,阴寒在下也。传为赤沃,君火下淫也。】
少阳之胜,少腹痛,下沃赤白。
【注 此热淫于下也。】

 气厥论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治。
【注 太阴湿土主气,不能制水,而反受湿热相乘,脾气虚伤,则不能磨运水谷,而为肠澼下利,谷气已绝,故为不治之死证。】

 着至教论
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礰,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
【注 至阳谓阳之至盛而无极,有如天之疾风,若礔礰之雷火骤至,阳盛则为惊也。九窍为水注之器,九窍之水气皆竭,而阳气溢于窍中。夫肺肾上下交通,阳独盛而水液竭,故嗌干喉塞也。并于阴则使阴气上下无常,薄于阴液则为肠澼下痢。】

 阴阳别论
阴阳虚,肠澼死。
【注 荣卫气血,皆水谷之所生,胃为受纳之腑,肠为传导之官,阴阳两虚,又失所生之本,故死。】

 通评虚实论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日:肠澼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曰:滑大者曰生,悬濇者曰死。以脏期之。
【注 肠澼者,邪僻积于肠间,而为便利也。肠澼便血者,阴络之血溢也。白沫乃肠外之寒汁沫,脓血乃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也。便血乃阴泄于内,发热为阳脱于外。本经曰:阴阳虚,肠澼死。下白沫者,阴液下注,故脉沉者为顺。如脉浮乃经气下泄,脉气上浮,经脉相离,故为死证。悬绝者,足少阴之阴液绝也。滑大者,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