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痈疽疔毒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五十九 外科痈疽疔毒门
【按 外科证生于各部分者,已详前杂病例中,如发脑、百会等病之见于头门;发面、发颐等病之见于面门;瘰疬、天柱等病之见于颈门;发背、对心等病之见于背门;内痈并疽见于胸门;臁疮、鹤膝见于四肢;妒精、疝癫见于前阴之类,此皆不复赘。】

黄帝素问

 生气通天论
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
【注 高粱,厚味也。味厚伤形,气伤于味,形气伤则肌腠虚矣。高粱所变之热毒,逆于肉理而多生大疔。盖肤腠虚而热毒乘之,有如持虚器而受之也。】
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注 邪逆于肉理气分,而阴阳不和则生痈肿。经曰: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

 阴阳别论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
【注 三阳者,太阳也。太阳之气主表,邪之中人始于皮毛,邪正相搏,发为寒热之病矣。太阳主开,病则开阖不得,邪气从之,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异法方宜论
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注 鱼性属火,咸又胜血。《灵枢经》曰: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发为痈。】

 脉要精微论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注 以胜治之者,以五行气味之胜治之而愈也。如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辛胜酸之类。】

 通评虚实论
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
【注 痈疽之患,荣卫血气并实,皮肉筋骨皆伤,非若四时之有浅深,冬时之少针石也。痈者拥也,疽者阻也,谓热毒外拥内阻,宜即刺之,不得迟延时顷,而使邪毒之回转也。】

 气穴论
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注 夫气为阳,邪留于肌腠之气分,邪正相搏,则为病热,故有壅脓消破之败证矣。邪气淫溢,则正气自壅,溪谷之气与脉相通,是以脉热于内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