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三十二辨

诊脉三十二辨
自序
祝序
一 辨诊脉大法
二 辨浮脉所统有十
三 辨沉脉所统有五
四 辨迟脉所统有五
五 辨数脉所统有二
六 辨滑脉所统有一
七 辨涩脉
八 辨肺大肠脉
大肠脉
九 辨心小肠脉
小肠脉
十 辨脾胃脉
胃脉
十一 辨肝胆脉
胆脉
十二 辨肾膀胱脉
膀胱脉
十三 辨心胞络三焦脉
三焦脉
十四 辨人迎气口脉
十四 辨人迎气口脉
十五 辨男女脉异
十六 辨老少脉异
十七 辨肥瘦脉异
十八 辨方宜脉
十九 辨候胃气脉法
二十 辨虚实子母
二十一 辨有脉无脉
二十二 辨脉不见
二十三 辨脉无根
二十四 辨内外宜细分
二十五 辨表里不可执
二十六 辨寒热有真假
二十七 辨脉有亢制
二十八 辨风食气脉
二十九 辨关格脉
三十 辨从脉不从症
三十一 辨从症不从脉
三十二 辨形气宜合脉
自序
脉虽四诊之一。其精微玄妙。非粗工庸术所能推测。晋王叔和之言曰。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方治永乖。
以缓作迟。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若是乎辨之不易也予何人斯。敢为脉辨。然理虽难辨。
自上古神圣以及历代名宿。虽兼望闻问。未有舍切而能施其巧者。予又不得不为之辨。辨之云者。亦非敢于古人未发之旨。妄增一说也。古人之言简质平意淡。多含蓄未易通晓。予则辨之使显。俾隐深之妙。洞若观火。
及至后儒。各殚所学。博求众本。人持一说。莫所适从。予则辨之。使其据经分剖。不致混乱。一辨大略也。自二辨至七辨。宗伯仁之六脉。而着其所统共得二十九脉。每脉各注。其阴阳。肖其形象。如芤动牢革之最难明者。皆有确义可寻。自八辨至十二辨。则详叙十二经源流。不特尽脉所经行之处。与诊脉之法。如辨肺经。则肺之体。肺之用。肺之性情。肺所受六淫七情之伤。以及肺之积。肺之败。不独知肺之脉。兼尽肺之义。心脾肝肾。莫不皆然。而于胞络三焦。向所愦愦者。尤极开晰。自十四辨至三十二辨。则究极脉中变化之奥。有全取诸书者。则标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