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得配本草 严西亭
魏序
本草莫备于纲目,由来旧矣。其后删繁就简,利在省便,意为去取者,又不一书。然寒温消补,各就其一性而专言之,即古方有君臣佐使之义,亦第就其方为轻重而泛言之,故知药者不知方,知方者仍不知病,宜医者之终误于所治也。
我姚严西亭、施澹宁、洪缉庵三先生者,文章之外,兼擅歧黄。尝念药之不能独用,病之不可泛治也,博采群书,互相辨论,合为得配本草一书,凡十卷。搜罗不亚纲目,职任专于古方,前则辨性以明其体,后乃详治以达其用。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以正为配,固倡而随,以反为配,亦克而生,运用之妙,殆无过此已。使读是书者知药而即知病,知病而即知所以治病,诚一以贯之者也,岂不足垂世而行远哉。
乾隆二十六年岁在辛巳九月既望魏朝阳拜撰。
凡例
一、药有畏恶反使,每品下先为标明,令人开卷了然。
一、药有主治,详载首条,使用之者得其直达之功。
一、药独入一经,以治一病,亦随佐使而治百病。今着配偶于主治之后,使知寒热攻补,变化无穷,苟能触类旁通,运用自然入妙。
一、药分优劣。近时用药,但论某药治某病,不知名同实异,功效悬殊。兹特详加论辨,俾取资者有所考证。
一、药有制法,制得其宜,性味功用为之变化。今备采雷公炮制法详载于后。
一、药有利必有害。特载禁忌于后,庶使触目惊心,不敢轻试。
一、用药治病,取其相制。每有百药不治之症,而一物足以疗之,此物之相制也。爰附怪症于各条之后。
一、药有随处可得而罕用者,如李根白皮、萱草、水芹之类,斟酌尽善而备采之。然亦有所考据,非敢妄为也。
一、从本草纲目为准绳,分为二十五部,共计六百五十种。水、火、土、金、石八十五种为卷一,山草、芳草八十一种为卷二,隰草、毒草九十九种为卷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六十二种为卷四,谷类、菜类七十四种为卷五,果类五十种为卷六,木类、竹类、服帛类八十二种为卷七,虫类、鳞类、介类六十七种为卷八,禽类、兽类四十种为卷九,人部十种为卷十。
卷一
水部
(十四种)
卷一 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