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正字

误有声误上下互易左右跳行前脱者后重初衍则中落甚者以释文羼注以传注并经或疏存而经亡或彼疏而此注诸如此例难可因仍若疏中标目自某至某间有缪讹经注可考则从省略
一字乖六体已见宋玉山毛氏六经正误至于加埸成减作锡祗去下以同却易旁而殊却各为音义非可混淆若监本以士衡名更陆玑为机毛氏縁熹宗讳改学校作挍是处多同则从间出
一注疏引经字体不一或文有假借或本有异同俱载原文兼述义训惟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士人覊丱诵习所引异同概不标出至史传诸子义异圣言引归体要其于详畧不尽以本文正焉若夫纬候之缪言湮沉之古册无可攷挍抑又畧诸
一书有因校而误者如郑志中孙皓康成弟子也后人误以皓为归命侯而改郑志作吴志误史起为呉起而改魏襄王为魏文侯此因校得误也极知梼昧未敢莽卤至于参伍考校未能尽正尚以俟好古博学之君子云
十三经注疏正字例言
钦定四库全书
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一
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

周易正义序
孔頴逹奉撰定【定当衍字颖毛本误从示后同不出】
周易正义卷第一【七字衍】
第一论易之三名
乾坤其易之蕴邪【蕴经文作緼】上下无常【无当从经文作无后并同】
第二论重卦之人
王辅嗣等以为伏犠重卦【重误画】末有【毛本误繇案繇古傜由字占筮之从卜直又切后同者不出】
第三论三代易名
案周礼太卜三易云云【太经作大后凡引经传太字同】
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
一説所以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作【上所字当衍文】文王囚而演易【囚监本误卦】郑学之徒并依此説也【监本依误焉此字阙】
第五论分上下二篇
阳三隂四位之正也【三监本误二】分而为上下象隂阳也【而字误任下字下从王氏玉海校】
第六论传易之人
同授淄川杨何【淄误菑】孙授施讐讐授张禹【讐误犨】
第七论谁加经字
但子夏传云虽分为上下二篇未有经字经字是后人所加不知起自谁始【但云虽三字误衍案玉海此二十六字在孟喜之前已题经字下今误倒】周易兼义上经【兼义二字释文无案唐书孔颖逹传颖逹与顔师古等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前序所题正义是也今诸卷首末并作兼义未详所自○案王氏应麟云易正义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