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洒,若是不是我的,不可生妄想心,图谋别人的至宝。凡事要归个适中,斟酌个一定不易的道理。古人说得好:“临财毋苟得 .”得是原许人得的,不过教人不要轻易苟且得耳。揆诸理上,理上请得去;度诸情义,情义上也说得去。然后与之有名,取之无愧,心安意适。这等样有了财物,用也是经用的,失也是不易失的。
有一等人,说到个取字,笑容可掬,欣然乐从,即一时不便就取,还要想个取的法儿出来。必待取之而后快。说到个与字,眉头打结,心内怏怏,即算一定要与的,还要迁延时日,与之终是肉疼,常把个患得患失的念头,横于胸中。朝思暮想,万结于愁,无非欲得而恐失。甚至阴谋暗算,不顾天良,霸占强吞,怎知情理。不管乡党论谈,亲朋怨怼,任别人笑他骂他咒他恨他,只是一味个要得而不要失。这等人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意思?他的念头无非要自己受用,并为子孙之计耳。但不知天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设心不良,安能久享?
否极泰来,泰极否至。往往见器满则倾,物极则反,祸起萧墙,变生仓猝。半生得之而甚难,一旦失之而甚易。阴谋暗算的财物,化为乌有;霸占强吞的家产竟属子虚。否则暗来暗去,渐渐消磨,荡产罄家,一败涂地。即使自身能保,难保后人。盖刻薄成家,难免儿孙荡费,不是养个痴呆懵懂的贤郎,定是出个嫖赌吃着的令子,包你家产消灭,反本还原,财物耗尽,连根而去。若是恶债未清,儿女必至做出不可问的事情,舍身以偿祖父之债,即死在九泉,尚要被人谈论。
世人莫道此等儿女是个不肖,这是极顶的孝子慈孙。盖父之与子,合来总成一尺,父亲做了五寸,儿子自然也是五寸。
父亲若是不伶俐的,只做得一寸,儿子必然能干,倒要做起九寸来了。若是父亲做了九寸,儿子自然只好一寸了。若一寸做完,连一分也没有了。奉劝世上的人,须剩些地步与子孙用用,切不可做尽了。正是: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可见得世间的贪财爱钞,算计别人的,到得临了,究竟无益。世人为何不思行善,岂不晓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徒欲以财物家产传之子孙,是谓求祸而辞福。盖祸福本是无门,亦惟在人自己召他。世上的善恶报应,真如影儿随形,近报则在自身,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