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集注杂说
按《志》称道相《集注》四卷,而董所收乃有七卷,恐后人之所增也。我朝崇宁中再校定《道藏》经典,此书藏中已不复见,其余诸家仅存玄宗、河上公、严遵、陆希声四注,及傅奕所传古本《道德经》耳。外李约、李荣、贾清夷各有注说,王、顾等奉玄宗命撰所注经疏,杜光庭又从而为《广圣义》,亦皆唐人,并见藏室,始知六所着录犹有未尽,惜乎名存而书亡者十盖八九也。
唐相陆希声着《道德经传》四卷,其序略云:夫老氏之术,道以为体,名以为用,无为无不为,而格于皇极者也。杨朱宗老氏之体,失於不及,以至於贵身贱物。庄周述老氏之用,失於太过,故欲绝圣弃智。申、韩失老氏之名,而弊於苛缴刻急,王、何失老氏之道,而流於虚无放诞,此六子者皆老氏之罪人也。乃为述传以畅宗旨。又云:昔伏羲氏画八卦,象万物,穷性命之理,顺道德之和,老氏先天地,本阴阳,推性命之极,原道德之奥,此与伏羲同其原也。文王观太易九六之动,贵刚尚变,而要之以中,老氏察太易七八之正,致柔守静,而统之以大,此与文王通其宗也。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导斯民以仁义之教,老氏拟议伏羲,弥纶黄帝,冒天下以道德之化,此与孔子合其权也。此三君子者,圣人之极也,老氏皆变而通之,反而合之,研至变之机,探至精之归,斯可谓至神者矣。
唐兵部郎李约,勉之子也,注《道德经》四卷,其说谓世传此书为神仙虚无言,不知六经乃黄老之枝叶尔。
唐太宗谓傅奕日:佛道玄妙,卿独不悟其理何也。奕日:佛是胡中桀点,初正西域,渐流中国,皆是模写老庄玄言,文饰之耳。於百姓无补,於国家有害。太宗颇然之。临终诫其子曰:老庄玄一之篇,周孔六经之说,是为名教,汝宜习之,妖胡乱华,举时皆惑,汝等勿学也。见《旧唐书》本传。
唐宪宗顾宰臣曰:神仙之事,信乎。李藩对曰:神仙之说,出於道家。道家所宗老子五千文为本,老子指归与经无异,后代好怪之流,假托老子神仙之说,故秦始皇、汉武帝二主受惑,卒无所得。上深然之。见《旧唐书·宪宗纪》。
仲长子光,字不曜,开皇末结庵河渚间,守令谒者,辞以喑。人有请道者,则书老易二字示之,文中子比之虞仲夷逸云。见王绩《仲长先生传》及文中子注。
东皋子王绩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