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
经名:通玄真经注。唐人徐灵府(号墨希子)注,约出於元和十一年。十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常熟瞿氏铁单铜剑楼藏宋刊本(简称瞿本)。
目 录

卷一
道原
卷二
精诚
卷三
九守
卷四
符言
卷五
道德
卷六
上德
卷七
微明
卷八
自然
卷九
下德
卷十
上仁
卷十一
上义
卷十二
上礼
通玄真经序
大道不振,其来己久。微波尚存,出自诸子莫不祖述道德、弥缝百代。文子者,周平王时人也。着书一十二篇。《史记》云:文子亦曰计然,范蠡师之。姓辛,名妍,字文子,蔡丘濮上人,其先晋公子也。尝两游,蠡得而事之。老子弟子也。平王问文子曰:闻子得道於老君,今贤人虽有道,贤人,文子也。而遭淫乱之世,以一人之权而欲化久乱之民,其能庸乎?文子对曰:道德匡邪以为政,振乱以为理,使圣德复生,天下安宁,要在一人。故积德成王,积怨成亡,而尧舜以是昌,桀纣以是亡。平王信其言而用之,时天下治。然安危成败,匪降自天,在乎君王任贤而已。故圣人怵怵为天下,孩其人同於赤子,欲以兴利去害而安之,非欲有私已也。其书上述皇王帝霸兴亡之兆,次叙道德礼义衰杀之由,莫不上极玄机,旁通庶品。其旨博而奥,其辞文而真,故有国者,虽淫败之俗,可返朴於太素,有身者,而患累之质,可复至命於自然,大矣哉。君子不可不刳心焉。洎我唐十有一· 叶,皇帝垂衣布化,均和育物,柔怀庶邦,殊俗一轨。故在显位者,咸尽其忠慕;幽居者,亦安其业。默希以元和四载投迹衡峰之表,考室华盖之前,迨经八稔,夙敦朴素之风,窃味希微之旨,今未能拱默,强为注释,是量天汉之高邈,料沧溟之浅深者,亦以自为难矣。默希子序。
通玄真经卷之一
默希子注
道原
且物之为贵,莫先於人。然不能定心猨而朗照,裂爱网於通津,遂使性随欲迁,生与物化,至人衰之。故述大道之原,特标众篇之首,伻寻原以阶道,方触事而即真,岂不有以者哉?
老子曰:有物混成,凝湛常存,故言有物。陶冶万类,故言混成。先天地生,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