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动生於实,净生於虚,心虚则静,心实则动。所谓实者,喜怒爱恶窒之也。若内无窒,则中虚。中虚未有不净。庄子曰:室无天游,则妇姑勃蹊。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天游者,虚之谓也。虚而应,故曰:谷无所不容,谷之妙。
道帝流通,清净无碍。无数,无无数,应乎清净不敢违。
净之所以为净者,以其应不失净。唯应不失净,然后无所不净。故道帝流通,周旋众有而不碍。清净无数者,空也。无无数者,有也。应乎有无,不失妙净。故经曰:常应常净,常清净矣。
清诤妙生,灵虚一化。清净妙无,不知其始。妙无穷始清净,无穷始流返。吾无穷始,妙不可测清净,清净不可测妙。清净自然,自此得矣。
清净生妙,涉於群有,然灵虚一化,有未尝有。清净妙无,扩然无际,不知其始,无而不无。故妙无终穷,是谓自然不可窥测。
吾妙法清净生。生无穷运成天地,始一元生。清净妙流,一上一下,中含清净之妙。清净神虚。不形不气,清诤出入,定乎清净之天。
本始之妙法於清净而生。生不穷本,於无为而不尽。无为未尝有为,而不离有为,以至运成天地,一上一下,而清净神虚,常流於其间,不形不气,宰制万物,出入清净。故谓之清净之天。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又曰:存心养性,以事天。天者,清净本始之妙。不形不气,人患不能复性,性不复则心不尽。不尽者,喜怒哀乐未忘之谓也。由喜怒哀乐,变心为情,发不中节,情为主宰。故心不尽。若能於喜怒哀乐之中,随顺皆应,使虽有喜怒哀乐,而其根皆亡情,根内亡应之以性,则发必中节,而和理出焉。如是则有喜非喜,有怒非怒,以至有哀乐非哀乐,是谓尽心复性。心尽性纯,不谓之天,不可得也。
元虚不动,一真普发。清诤妙通,道在其始。太一无穷,吾入清净之终始。神仙之道,清净毕矣。
元虚自然,未尝有动。至於一真普发,物物蒙赖清净,流通无有穷极。知始无始,知终无终,由其太一,故曰无穷。若知有始,则三际不断。苟不断三际,则过去为始。始既已往,见存为中。中际不住,未来为终。终者未来,触事成三。安得清净,必三际断,其始无始,然后其终无终。故曰:吾入清净之终始。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之五竟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