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空百代无其匹也。王世贞曰:『七言绝句,盛唐主气,气完而意不尽;中、晚唐主意,意工而气不甚完,然各有至者。』斯言为能持平。然盛唐主气之说,谓李则可耳,他人不尽然也。宋人七绝,种族各别,然出奇入幽,不可端倪处,竟有轶驾唐人者。若必曰唐、曰供奉、曰龙标以律之,则失之矣。
二八、杜七绝轮囷奇矫,不可名状。在杜集中,另是一格。宋人大概学之。宋人七绝,大约学杜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
二九、七言律诗,是第一棘手难入法门。融各体之法、各种之意,括而包之于八句。是八句者,诗家总持三昧之门也。乃初学者往往以之为入门,而不知其难。三家村中称诗人,出其稿,必有律诗数十首。故近来诗之亡也,先亡乎律。律之亡也,在易视之而不知其难。难易不知,安知是与非乎?故于一部大集中,信手拈其七言八句一首观之,便可以知其诗之存与亡矣。
三〇、五言律句,装上两字即七言;七言律句,或截去头上两字,或抉去中间两字,即五言:此近来诗人通行之妙法也!又七言一句,其辞意算来只得六字。六字不可以句也,不拘于上下中间嵌入一字,而句成矣。句成而诗成,居然脍炙人口矣!又凡诗中活套,如『剩有』『无那』『试看』『莫教』『空使』『还令』等救急字眼,不可屈指数,无处不可扯来,安头找脚。无怪乎七言律诗,漫天徧地也!夫『剩有』『无那』等字眼,古人用之,未甞不是玉尺金针;无如点金成铁手用之,反不如牛溲马勃之可奏效。噫,亦可叹已!
三一、五言排律,近时作者动必数十韵,大约用之称功颂德者居多。其称颂处,必极冠冕阔大,多取之当事公卿大人先生高阀扁额上四字句,不拘上下中间,添足一字,便是五言弹丸隹句矣。排律如前半颂扬,后半自谦,杜集中亦有一二。今人守此法,而决不敢变。善于学杜者,其在斯乎?
三二、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皮毛。要知古人之意,有不在言者;古人之言,有藏于不见者;古人之字句,有侧见者,有反见者。此可以忽略涉之者乎?不可附会古人:如古人用字句,亦有不可学者,亦有不妨自我为之者。不可学者:即三百篇中极奥僻字,与尚书、殷盘、周诰中字义,岂必尽可入后人之诗!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