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学集成

虽属神品,以视翁书,福泽不逮也远矣。四王之画,其气韵均不及南田之清逸。然南田气韵薄,灵秀有馀而深厚不足,故南田一生冷淡,享年不久,身后萧条,葬事咸赖石谷为之经营。石谷画入能品,作品甚多,往往苍茫历乱,变化万千。在艺术方面无所不能,在精神方面失之于巧。惟气势尚长,故得享大年。烟客之画,寓巧于拙,笔墨雄厚,初见之似平淡,然耐人久看,精神畅达。祖孙福禄,久而益彰。由此观之,人之福泽有定数,书画者即可以表现福泽者也。
学画当先学鉴别。能鉴别古画,虽不学画,而其论画亦必精确。故不学则已,学则超越常人。因其目中有画,只手生耳。苟能日曰讲习;不出三月,必有可观者矣。常见髫龄学画,头白不成,且愈画愈入魔道。此无他,心中无画,目中无画也,则其人不精于鉴别也明矣。安有画不师古而能自抒机轴者哉!

古之精鉴别而以收藏家闻于世者,虽不必尽能画,而其能画者率皆鉴别精确、收藏宏富之人。米氏之书画船,董氏之画禅室,项子京、孔彰辈,皆其最著者也。
鉴赏一道,最为困难。近世所谓鉴赏家,每视赝鼎为真迹,又为利之所诱,信之不疑。于是某画为某鉴赏家所得,原价若干,售出价若干,一般人视其获利也,更艳羡之,而其精鉴别之名誉乃能蒸蒸日上。余窃以为不然。盖其能真鉴别者,必须有三种资格,否则未能得其真诣。第一须能作画家画。画家之画,必须经过若干甘苦,始能成功;非若书家画,随意点染,即可名世。既经过甘苦,则于画道当然洞悉矣。第二须多见古人真迹,多收古人作品。然多见多收,非经济充裕者不能,否则无机会可以见,更无论收。且曰见日收,必须用自己钱买过,真也假也,始有透澈之把握。徒见不收,烟云过目。第三须文学有根柢。古董商亦多富有经验者,只文学太差,对于题记等项往往忽之。此文学尤关重要也。三件缺一不可。由此观之,鉴赏岂易言哉!
淡泊宁静,是无名利存诸寸心。作画者亦将名利二字投诸空中,刻意经营,专心求工,以成其名者。此有志于古人而终能得名者也。古人之名画,往往有不署姓氏者,不似今人之屑屑焉必欲见之于人。故画之有名与否,及画之入于神品、逸品、妙品与否,全在作画者之名利心之轻重而定。倘为名为利,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