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症候”_李洋

了四年时间。1966年,特吕弗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这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早一部图文并茂的“电影书”(ciné-book),特吕弗为每一个重点内容都精选了剧照和照片,让他们的言谈和电影画面完美地结合,以解释希区柯克的美学风格。这本书一上世就脱销了,导致美国方面的出版社不得不加印三次。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长达十八年的“希区柯克争论”有了结论,人们终于通过希区柯克电影的全貌、 他个人的阐述认识到他的风格。那么说来说去,到底什么是“希区柯克症候”?“症候”(syndrome)其实就是“病”,一种病所表现的全部的典型病理特征就是“症候”。学术界喜欢用“症候”一词形容某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现象,当某个问题复杂到一定程度、特殊到一定程度、三言两语说不清时,我们就用“病灶”来指代“症候”,比如“斯德哥尔摩症候”(stockholm syndrome),就是指被害人在特殊情境下产生同情罪犯并帮助罪犯逃脱法律的特殊心理。“希区柯克症候”就是一种关于电影的心理综合征。从1948年到1966年之间发生的希区柯克争论,暴露的种种“电影观念病”就是它的典型体现。这种“病”非常典型,典型到我们每一位爱电影、评电影、拍电影和看电影的人,都有可能感染。 在这场漫长的辩论中,炽烈的忠诚和冷酷的攻击围绕希区柯克此消彼长。首先是侯麦、特吕弗、夏布罗尔、戈达尔等“希派”青年对“迷影情结”的激进式发展,他们在文化形势复杂的观念战斗中,把“电影之爱”(cine-love)发展到一种更纯粹、更痴迷的境界。他们对希区柯克的寸土必争的激情辩护,已经把“迷影情结”从安德烈·巴赞那种电影传道般的理性之爱,蜕变成狂热的激情宣讲,从亨利·朗格卢瓦那种修建电影庙堂的默默工作,变成大张旗鼓的清教徒式的电影战斗。在“希区柯克争论”中,特吕弗、夏布罗尔们把他们对电影的迷恋转移到具体的人物身上,并自觉地搜集、证明和捍卫他们心中钟情的电影大师,这种近乎偏执的收集、证明和捍卫行动,创造了新的电影话语(摄影机笔论、作者论),纠正了知识界的偏见,并奠定了新的电影文化底色。希区柯克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种迷影情结的彰显对于电影文化演进的巨大作用。 www/baidu.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