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滥觞

,想亦当然,但却不可晓。
丰,卦辞多不可晓,盖本雷电,却又称王“照天下”,似即难解。剥,有床蓐之象,故六五称“宫人”,无妄是戒其妄动,谓天下有雷,惧其过也。此是一义。又一义,则是天下雷行,物知儆惧,不敢有妄。又一义,是天下雷行,万物之生,各正性命,亦是无妄。程子以无妄是诚,然无妄是儆戒之意多,若以诚言,乃是思:诚者,人之道。屯、随、无妄等卦,圣人立教之意甚深,或谓孔子之《易》说道理始多,不知文王之《易》已寓意焉,但未有其辞,至孔子始推明之耳。凡卦辞、爻象、取象、取义皆不一,亦多说未尽,所以孔子于乾坤二卦皆推致其义,使人知立象尽意,则未尽之意皆可推也。但六十四卦若皆如此推,则亦不可,故止推乾坤为例。或谓孔子《易》与文王、周公不同,此未然也。
象学多端,不可一例取。泽于《六经补注》已言其畧。其乾九三,是用象解“或跃在渊”,“龙战于野”亦然,但所说未详。象学当举丰、明夷、蛊、巽为比,例丰与明夷相似,蛊与巽相似,故卦辞、爻辞有相似者,然此只是一例。
大凡易象,皆圣人用意深逺,当虚心以求,不可浅躁,仍竢其体会,不可牵合,茍精神之至,必有黙相之者。
泽尝作《读易吟》十二章,今录四章,以见大意。 万事多于近处迷,贪前说后更参差。 不从言外窥三圣,虚说淮南有九师。 井困乾枯乾有水,丰睽暗昧观生辉。 如何天地都颠倒,却道贤人正得时。 不是浮花烂漫开,有枝有干有根荄。 一声也自喉咙出,六脉元从腑脏来。 莫向壁间看旧画,也依火后拨寒灰。 要餐一斛黄连后,恐怕余甘稍自回。 天机地轴谁曾见,脉络相关也要知。 只眼不开千眼闭,一波才动万波随。 便成儡子终非活,已出蚕蛾不是丝。 直要浑然方见易,断章取义且寻诗。 卦情物理两堪疑,此处谁能析隐微。 鸣鹤胡然逢子和,髙鸿何事不云飞。 干将有气须冲斗,龙马虽神必受羁。 役使阴阳全是易,踌蹰未易泄天机。
易象两端,不可一说取,不可一例求。如渐是山上有木,若推未尽之象,则亦是山上有风。又渐是渐进之义,却取象于鸿,鸿飞髙举,而取象于鸿,则不使之髙举,盖鸿虽有髙举之资,然风物之中系于气运,受役于阴阳者,唯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