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试考

科试考 明 王世贞 科试考一
国家初起,右武,其于文事,亦不数数焉,大要各以其途进。然庚戌诏,见天子意在矣。百余年来,日以益重,非从此出者,多见摈异途,不辄当要津,此岂一朝一夕哉!作《科试考》。
初设科举条格诏: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成周之制,取材于贡士,故贤者在职,而其民有士君子之行。是以风俗淳美,国易为治,而教化彰显也。汉唐及宋,科举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词章之学,而未求六艺之全。至于前元,依古设科,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之官每纳奔竞之人,辛勤岁月,辄窃仕禄,所得资品,或居士人之上。怀材抱德之贤耻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起,风俗之弊,一至于此。今朕统一中国,外抚四夷,与斯民共享升平之治。所虑官非其人,有伤吾民,愿得君子而用之。自洪武三年八月为始,特设科举,以取怀材抱德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其中选者,朕将亲策于廷,观其学识,品其高下,而任之以官。果有材学出众者,待以显擢。使中行文武皆由科举而选,非科举,毋得与官。敢有游食奔竞之徒,坐以重罪,以称朕责实求贤之意。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一、乡试、会试文字程序。
第一场,试《五经》义,各试本经一道。不拘旧格,惟务经旨通畅,限五百字以上。《易》程朱氏注、古注疏,《书》蔡氏《传》、古注疏,《诗》朱氏《传》、古注疏,《春秋》左氏、公羊、榖梁、胡氏、张洽《传》,《礼记》古注疏。《四书》义一道,限三百字以上。
第二场,试礼乐论,限三百字以上。诏诰表笺。
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不尚文藻,限一千字以上。
第三场毕后十日面试,骑观其驰骤便捷,射观其中数多寡,书观其笔画端楷,律观其讲解详审。
殿试,时务策一道,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一、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从六品,第二、第三名正七品,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一十七名,正七品,赐进士出身。
第三甲八十名,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一、乡试。各省并直隶府州等处,通选五百名为率。人材众多去处,不拘额数。若人材未备不及数者,从实充贡。
河南省四十名,山东省四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