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兴亡史
,未向世凯商明,遽行签定。世凯闻之,意不谓然。又闻南京已设临时政府,孙文已为临时大总统,谓与特开国会,议决民主、君主之问题有碍,遂撤还唐使,以签约为无效,而自与伍廷芳直接电商。是为议和之中变。是时南方人民,有愤世凯之失信者,谓其以议和为名,而实则购械增兵,复欲宣战。于是汉口商人请以汉口、汉阳作为中立地点。各省停战之兵,复函电交驰,约期北伐。伍廷芳知和议决裂则祸益深,乃力争签定之约,不能以唐使进退而失效力。谓世凯深明交涉,必能守此公例。至应商各件,有非面商不能尽者,故请世凯南行,而世凯又请廷芳北行,彼此再三争辨,仍以电报为议和机关。至十二月初旬,有国会选举办法之决定。越数日,复有溥仪退位条件之酌定。伍廷芳遂辞议和代表之任,是为议和之终局。
○第一百八节 溥仪逊位
自武汉战云震荡全国,外人皆称革命军之文明。且认为国际公法上之交战团,绝不横加干涉,故革命军气焰日张。然在清政府视之,尚不知大势之已去也,但以为要求实行立宪而已。故于九、十两月中,既解党禁,复派宣慰使,惩盛宣怀之首祸,罢摄政王之重权。颁重大信条十九条,宣誓于太庙中。又令资政院择定日期,召集国会。谓如是,则国民之心必满足,而大乱可敉平矣。迨和议既开,经伍廷芳之要求,袁世凯之陈奏,始知议和主要在废弃君主立宪,承认民主立宪,庶皇室可蒙优待,而海内亦永息干戈。不然,则议和决裂,南方各军水陆并进,誓必直捣黄龙,区区皇室,非独不能优待,且无保存之可言。清太后闻之,计无所施,乃召集近支王公,特开御前会议。顾是时良弼方结宗社党,以保存满洲君主为名,亲贵和之,势颇猖獗。故御前会议,虽经数次,类多反对共和,不能取决。未几,良弼被炸,宗社党因之解散。且北方军队,一再请愿共和。疏中大旨,谓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致恩旨不颁,万方受困。现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京津两地,暗杀之党林立,稍疏防范,祸变即生。是陷九庙两宫于危险之地者,皆二三王公之咎也。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由是各亲贵皆不敢有违言,而溥仪遂下逊位诏。盖满清自入关定鼎,历二百六十有七年,至是乃灭亡矣。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