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钦北徙录

道卒,年四十七岁。
七月金徙二帝于五国城。九月郑太后殂于五国城,年五十二岁。
宋绍兴五年金熙宗天会一三年
二月金主又命往筠从州。
四月丙寅,上皇崩于五国城。
宋绍兴六年金天会十四年
正月十八日太上崩,年五十四岁。是月金主命帝移源昌州。
 
宋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
十一月金主召帝赴燕京,月余至。
 
宋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
帝与辽主耶律延禧同居鸿翼府,不久移帝独居赡养寺。
绍兴十一年二月,金追封上皇为天水郡王,改封帝为天水郡公。
宋绍兴十二年金皇统二年
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南归。
三月金归宋帝母韦氏。
宋绍兴十三年金皇统三年
移帝于燕京之北,赐第以居。
宋绍兴十六年金皇统六年
移帝于玉殿观。  
宋绍兴二十年金海陵王天德二年
移帝于元帅府左廨中。
宋绍兴三十年金正隆五年
春帝崩于马足之下。
绍兴二十六年六月庚辰帝崩。
观上表,则本书与正史(指宋金二史)大有出入。然本书原为野史,或者一时出于传闻之误。但如正史所载,简略殊甚,故欲一考见当时二帝在北的实况,惟本书最为详备。若云此书全出伪撰,则宋人所撰大宋宣和遗事,亦已载有二帝北徙故事。我们如拿二书对照,不但年月无异,事迹亦尽多相同,不过宣和遗事较略,而此书更为详备而已。故此书即使伪撰,亦必出于传闻如此,不能全说其伪。况且二帝北徙,金人只当他们是俘虏看待,固不屑为之详载;而宋人则以帝皇之尊,受辱于人,自亦不能不为之避讳。今有此书为之详载一切,使我们知道国族一灭,即以帝皇之尊,而所受痛苦亦复如此,岂非一大快事?所以我们把本书作为正史研究,或者有所不可;若作为史料参考,则我以为再好也没有的。况且真伪问题,有时也有待于商榷,如法人格拉奈(Marcel Granet )所著古中国的跳舞与神秘故事(李璜译,中华书局出版。)中有云:
书经的几章是真的,因为司马迁曾经用过;其余几章,在司马迁以后方出世,或曾经被他弃却过,便是伪的。甚么叫作「真」?又甚么叫作「伪」?不过是如此:在一些故实的调和中间,前几章比后几章更可承认为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