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梦录

选云贵;汝千万勿坏我事。若选云贵,盘费亦需三千,我非花钱不可。”掌印不得已,乃告之曰:“汝可询之同候选者再说。”其戚曰:“渠云不可与第二人言。”掌印乃笑谓曰:“吏非尔亲,何独厚于汝,使汝花钱?”其戚乃询之同候选者,果人人都索三千选广东。乃恍然大悟,其为土地天晴吃猪头,下雨吃羊头之伎俩也。
余初到部时,京官俸银尚是六折发给。六品一年春秋两季应六十两,六六三十六,七除八扣,仅有三十二两。后数年,改作全俸,年却有六十金,京官许食恩,正两俸补缺后,则两份六十金,升五品则有两份八十金。俸之外有米,六品给老米,五品给白米。老米多不能食,折与米店,两期仅能得好米数石。若白米则尚可不换也。俸之外则有印结银,福建年约二百金左右。吏部有查结费,与同部之同乡轮年得之,约在印结半数。此外即饭食银也,饭食银每季只两三金耳。得掌印后,则有解部照费,月可数十金,然每司只一人得之;未得掌印,则不名一钱也。当日部员如此清苦,安分从公,并未尝呼枵腹也。
从前吏部寓宅门前,贴有“文职官员私宅免见,一应公文衙门投递”告示(兵部则曰武职官员,科道则曰文武官员,亦示关防之意)。究亦仅属虚文。余充掌印后,多与查办之役,颇露头角,疑忌者多,故不得不自谨饬。寻常宴会不轻赴席,杂宾一概不见。公退无事,只邀同乡作击钵吟。雨天客有无车者,则套车迎送。其时常集者:张珍午、郭春榆、曾幼沧、郑子瑜、陈征宇,数人而已。
吏部夏日皆辰正入署,未初散署,冒暑回寓。日长无事,玉苍有《十朝圣训》借而读之。五本一换,阅时逾两年,二百余卷乃卒读焉。《圣训》即历朝之上谕,行政规矩备焉。分门别类,余寻行数墨,耐性读之,巨细洪纤,无一语遗漏。然掩卷即不复记忆,当时亦聊为消夏计耳。王子恒表叔,可庄之尊人也,告余曰:“汝颇似林文忠。文忠在翰林时,日读六部则例,即此意也。”余逊谢不敏。谁知两年涉猎,从容涵泳,嗣后遇有同列争议、大政咨询,余皆能判断如流,颇中綮要。不得谓非无意中之效验也。
余得京察记名后,逾年不即外放。其时内阁侍读学士出缺,轮应一等部员升补。余在吏部名次第一,例应坐升。乃因中东战后,各省停解照费,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