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六种

、通典卷七0、御览卷五六九则作「漱水」。嗽、漱于此皆作荡口解。孙案非。 〔四四〕后汉书安帝纪注作「遨戏」,御览卷五六九亦同。 〔四五〕通典卷七0「乐」上有「娼」字,御览卷五六九作「唱」。点校本后汉书补作「倡」,甚是。 〔四六〕通典卷七0作「陛高一丈」。 〔四七〕御览卷一七五亦引作「洛水」。 〔四八〕此条类聚卷六二有两引,孙氏脱注。 〔四九〕点校本续汉百官志补注即作「十二陵令见河南尹,无敬也」。 〔五0〕据文选让吏部封侯表注补「侯」字。 〔五一〕影宋本御览卷一九六「中」引作「内」。 〔五二〕胡克家本文选古诗十九首注「嘉禾」作「嘉木」,是。 汉仪一卷
孙星衍叙录
丁孚汉仪,隋志不载。唐志:丁孚汉官仪式选用一卷。与蔡质书同名,不知实本一书,或后人误合为一。今录成一卷,题曰「吴太史令」者,见三国志薛综传。
汉仪一卷
 吴太史令丁孚撰

清孙星衍校集 太仆丞,六百石。续汉志补注 内谒者令,秩千石。汉书宣帝纪注 中宫藏府令,秩千石,仪比御府令。续汉志补注 给事中宫侍郎六人,比尚书郎,宦者为之。给事黄门四人,比黄门侍郎。给事羽林郎一人,比羽林将虎贲官骑下。续汉志补注 太仆、太中大夫襄言:「乘舆绶,黄地冒白羽,青绛绿五采,四百首,长二丈三尺。诏所下王绶,冒亦五采,上下无差。诸王绶四采,绛地冒白羽,青黄去绿,〔一〕二百六十首,长二丈二尺。〔二〕公主绶如王。侯,绛地,绀缥三采,百二十首,长丈八尺。二十石绶,羽青地,桃华缥三采,百二十首,长丈八尺。黑绶,羽青地,绛二采,八十首,长一丈七尺。黄绶一采,八十首,长丈七尺。以为常式。民织绶不如式,没入官,犯者为不敬。二千石绶以上,禁民无得织以粉组。」皇太后诏可,王绶如所下。续汉志补注、通典职官〔三〕 拜诸侯王公仪太常住?下,东向读文。续汉志补注、通典礼 夏勤策文曰:「维元初六年三月甲子,制诏以大鸿胪勤为司徒。曰:『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于位为汉辅。往率旧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左右朕躬,宣力四表,保乂皇家,于戏!实惟秉国之均,旁祇厥绪,时亮天工,可不慎与!勤而案:通典引作「其」。戒之!』」续汉志补注、通典礼 酎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