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杂录

也。
今三省官、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郎中方出入重戴。盖昔者门下、中书省自侍郎、常侍、给、舍、谏议至起居遗补,尚书省自尚书、丞、郎至正郎皆重戴,是为清望官。唯员外郎不得预此。御史台至今自中丞、监察皆重戴,独此为是耳。三省皆非故事也。
周显德六年,高丽遣使献《别叙孝经》一卷、《越五孝经新义》八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三卷。别叙者,记孔子所生及弟子从学之事。新义者,以越王为问目,释疏文之义。皇灵者,止说延年避灾之事及符文,乃道书也。雌图者,止说日之环晕、星之彗孛,亦非奇书。熙宁中,王徽病,诏医官马世长往治之。归,得《东观汉记》七册。彼亦自无完本。然俗好经书,至于庶贱之家,各于衢路造大屋,谓之局堂,子弟昼夜诵读云。
建隆三年班簿,计二百二十四员,南班在内。元丰八年止,阶官计二千八百余员。然建隆时,两省凡二十七人,盖不专职本务,分莅中外之任焉。
神皇帝灵驾发引,自福宁出垂拱殿,由西上合门,文德殿端礼门出右升龙门至德门,而不由大庆殿平日辇路。既葬,吉仗即日东还到阙。虞主自右掖门入,由右长庆嘉肃银台承天门至集英殿奉安,列圣故事也。
中书舍人礼上有押角。尚书、八坐、丞、郎初拜,并集都坐交礼,迁又解交。《六典》载蕴位动位,省未详其义,以俟知者。
押角、解交,已检获,载后篇。
梁均王,晋天福中始葬,故妃张氏独存。考功员外商鹏为志文曰:「七月有期,不见望陵之妾;九疑无色,空余泣竹之妃。」后唐武皇师还渭北,不获入觐,幙客李龚吉作违离表云:「穴禽有翼,听舜乐以犹来;天路无梯,望尧云而不到。」五代之季,工翰墨者,无以过此也。 遗补
余记中书舍人礼上押角,未详何义。按唐《裴坦传》载:令狐绹荐坦为知制诰,裴休持不可,不能夺。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坦见休,重愧谢。休咈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出。宋次道乃曰:舍人上事,必设紫褥于廷,面北拜厅,合长立褥之东北隅,谓之压角。宋丞相作《掖垣丛志》,亦不解其事,未知何者为是
唐国子祭酒李涪作《刊误》云:两省官上事日,宰相临焉。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