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万历本


在府城东北九十五里。晋太康三年,析闽县温麻船屯,置温麻县。隋开皇中,省入闽。唐武德六年,复置县,曰连江。宋、元迄国朝因之,编户二十四里。
罗源县
在府城东北一百五十里。唐太中元年,观察使常岫以连江一乡为罗源场。咸通二年,又分闽县地益之,号永贞镇。五代唐长兴四年,伪闽改镇为县。宋天禧五年,避御讳,改永昌。乾兴元年,始改罗源,初治于双溪之间,地卑潦。庆历八年。知县陈偁因土民倪昱、陈智津奏请,乃迁戴坑即今治所。元仍旧,国朝因之,编户一十四里。
永福县
在府城西百二十里。唐永泰二年,节度使李承昭析侯官、尤溪二县各一乡置永泰县。宋崇宁元年,改今名,仍旧。国朝因之,编户三十六里。
福清县
在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隋为闽县囗。唐析闽县地,置新宁县。嗣圣十六年,析长乐南八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改福唐。唐、五代伪闽改永昌。后唐长兴四年,始称福清。吴越有闽,属两浙,宋太平兴国三年,改属太平军;八年,复隶福州。元元贞初,升为州。国朝洪武二年,复为县,编户三十六里。    舆地志二
分 野

按周官保章氏以二十八宿次舍分属九州,而历数家又以周天十二辰次为纬,二十八宿为经,十二国分野应之。二说较若胪列,要之天成象,地成形,实相符者也。《禹贡》有云:淮海扬州,东南际海,皆其域。闽服故隶扬,要亦滨海而南,于地为吴,于星应丑分,星纪之次,牵牛婺女之度。乃古今持论纷如,有谓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者,帝王世纪也;谓起斗十度至女五度者,费氏易也;谓起斗十六度至须女二度者,蔡邕月令章句也。而晋《天文志》,唐《地理志》,其辞不一。顾仰窥附察,吾福当起于女四度,讫牛之七度而止。乃说者曰星纪在于东北,吴越实在东南,疑无与于牛女。然梓慎以星纪失岁,而古宋郑史墨,又以星纪得岁,而卜吴越兆有,必先应皆如响。是十二次配九州,未甚爽也。敬天者,苟求其故,亦修德以祈之而已。 舆地志三
疆 域

福州府
南北袤四百四十五里。
东西广四百四十里。
西至延平府南平县界二百五十里。
东至海岸一百九十里。
南至兴化府莆田县界二百三十里。
北至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