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道里记

“岱封锡福”。乾隆十三年今上躬祭额日“大德曰生”。十六、二十二、二十七年,上皆亲祭焉。三十六年,上复亲祭,赐玉圭一,高三尺五寸,宽八寸,色微青。有御制《岱庙诗》六首,并勒殿前东、西碑亭。
后为寝宫,宫五间。宋大中祥符五年册封东岳淑明后,今上额曰“权舆造化”。东西曰配寝。凡岱庙之废兴可考者,自宋迄国朝,皆相继增修,碑具在。
出府城北门外一里为岱宗坊,登岱者自此始。坊创于明隆庆间巡抚姜延颐、总河翁大立、巡按罗凤翔等,圮。雍正八年,郎中丁皂保。赫达塞奉敕重建,篆书坊额。西南为凤凰台,《汉书》:“宣帝元康元年,凤凰集泰山。”后因其地为台,台上覆以亭,废,犹有土邱石柱。乾隆十二年为工人掘土所毁。
坊东为酆都庙,神称酆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道经》云:“酆都为阴气之主,九地之枢机。”又曰:“十王之中,七曰泰山。”故祀此。今上额曰“现因果法”。墀下有古柏,柏顶寄生桧一株,根植郁茂,俗呼飞来拍。庙始于明弘治十四年.,太监李瑾建。有嘉靖四十一年李钦撰重修碑。
坊西旧为升元观,乾隆三十五年建行宫于此,有御书“礼元堂”额。向多古柏,今犹存数株耳。
坊北为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配以八蜡。两庑祀先医。明弘治间,尝遣中官致祭,有御祝文脾。今以岁十二月八日致祭,为郡人蜡祭之所。
北为升元观,观初名建封院;宋政和八年赐额“升元”,有敕牒碑。元至元二十二年,张志纯重修,改曰“朝元”,有徐世隆碑。其神祀东华帝君,俗谓之东岳福神,此则自西南而徙建者。’
北为玉皇阁,万历八年建,白鹤泉故道也。按《明一统志》:“悬崖泻出,宛如垂练。”《岱史》云:“泉冽味甘,异于他水。”《泰山小史》云:“泉出一天门下一里,水西南流,迨宋创此城,疏泉萦绕其下。城北旧有水道,经岱届东南,出折而西南,曰运舟街。至城西南出,会(奈)河入泮归汉。”嘉靖间举入封尚章别墅于泉侧,引水为池,曰封家池。凡輶轩宴集多于此。尚章没,其家苦于供应,遂用巨釜塞之,复立阁于上。自泉塞后,宋焘以州中科目渐稀,与当事议浚通,竞为众所阻。然至今夏秋大雨时,阁旁地中犹隐隐如雷吼。西南有泉一泓,清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