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易学

旋复寸口,虚实见焉。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凡认真病名,详察后书,诸先生认症定穴,相对不二。病名之下,开用何穴,有二、三、五针几分,或灸几壮,或补或泻,或迎或随,或半补半泻,以活经络。或飞经走气,引导气血。或久留,或去疾。或提或插,或出血、或不出血,俱在前手法之内也。先屡用屡效。
凡后言穴不言针灸者,以针刺之。言灸不言针者,禁针也。言针不言灸者,禁灸也。又言三分五分者,针刺三分五分深也。言三壮五壮者,艾灸三壮五壮也。
《灵枢·杂症论》:人身上部病,取手阳明大肠;中部病,取足太阴脾经;下部病,取足厥可选一、二穴治之。
卷上 二认症定穴
纪氏治法
纪氏曰:井之所治,皆主心下满;荣之所治,皆主身热;俞之所治,皆主体重节痛;经之所治,皆主喘嗽寒热;合之所治,皆主逆气而泄。
卷上 二认症定穴
行针指要歌
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
针水:水分、侠脐上边取。
针结:针着大肠、泻水穴。
针劳:膏肓及百劳。
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
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针咳:肺俞、风门须用灸。
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奇妙少人知。
卷上 二认症定穴
聚英先生百症赋认症定穴治法
头风:囟会、玉枕。 面肿虚浮:水沟、前顶。 梦魇不宁:厉兑、内庭。 带下产崩:冲门、气冲。 头痛:强间、丰隆。 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发狂奔走:上脘、神门。 月潮违限:水泉、天枢。 目眩:支正、飞扬。 目中漠漠:攒竹、三间。
惊悸怔忡:阳交、解 。 大肠不收:外丘。 目黄:阳纲、胆俞。 目觉KT KT:养老、天柱。 反张悲哭:天冲、大横。 偏头痛:悬颅、颔厌。 攀睛:少泽、肝俞。 项强伤寒:温溜、期门。 岁热时行:陶道、肺俞。 耳中蝉噪:听会。
泪出:临泣、头维。 舌下肿痛:廉泉、中冲。 风痫常发:神道、心俞。 雀目:睛明、行间。 牙痛:耳门、丝竹空。 鼻中衄血:天府、合谷。 湿寒湿热:下。 热病不汗:大都、经渠。 口 :颊车、地仓。 颔肿口噤:阳谷、侠 。
厥寒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