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人无与胆神门右手寸口者。肺与大肠脉之所出也。关上者。脾与胃脉之所出也。尺中者。命门三焦脉之所皆沉仿此
卷第一
辨五脏六腑经脉所合法
肝脉曰足厥阴。与胆脉曰足少阳合。心脉曰手少阴。与小肠脉曰手太阳合。脾脉曰足太阴。
足太二经
卷第一
诊五脏脉轻重法
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是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
如九来疾
卷第一
辨脉形状
浮脉。按之不足。举之有余。但浮于指下。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乃得。涩脉。
却。
细脉。小大于微。恒有但细尔。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弦脉。举之无。按之如弓来但按伏一曰指下无。两旁有。软脉。极软而浮细。曰软。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下豁豁然。曰虚。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 然。曰实。促脉。去来皆疾。时止曰促。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结者生。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不可治。散脉。大为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革脉。有似沉伏。实大长微弦。
弦与紧相类。浮与芤相类。软与弱相类。微与涩相类。沉与伏相类。缓与迟相类。革与实相类。滑与数相类。
卷第一
分别脉病形状
凡诊脉。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皆如其人形性则吉。反之者则凶。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理。短则气病。数则心烦。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
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弦而沉者病在内。浮而洪者病在外。滑而微浮病在肺。
脉诸下脉与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弦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宜温药。紧数者。
可发汗。
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寸口脉沉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时汗出。阴气不通两臂不举。
尺脉沉细。名曰阴中之阴。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余沥。阴下湿痒。
尺寸脉牢而长。关中无。此为阴干阳。苦两胫重。小腹引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