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书

余 辑编订微劳。又不足言也。是为序。
乾隆十三年着雍执徐岁壮月安成赤溪璞斋谢玉琼撰

赤溪谢玉琼先生。与余同乡。相隔数里。素闻先生有济人利物之事。而于男妇麻疹之书可征焉。盖麻疹原与痘疮并重。而治痘者有专家。著书孔多。独于麻疹。视为泛常。书后略载数方。致治麻疹者。不审麻证之轻重。寒热不辨。药性之补与凉。依方直录。伤生极多。先生不忍。积数十年之精力。博采古仙之著作而研究之。辨其药性。别其证候。纂成方书。分为一百另八条。余乡间得其书。而抄传者甚多。其中每有大同小异之处。余窃疑焉。详究先生于是书。历经四改而始成。
故乡间所传写本。因先生先后改正。而有大同小异之说。余近年与先生之侄孙茂萱交好。托伊芳转求。先生之孙瑞源。出先生晚年亲笔所订之全本。名之曰麻科活人全书。其所谓活人者。原欲活天下之人。非仅活一乡一邑之人也。余体其志。不惜斧资。付之剞劂。公诸天下。俾治麻疹者、有专科。而患麻疹者随证用方。依方治证。则获福无涯矣。是为序。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孟春月谷旦安成阜山刘齐珍撰
卷之一
麻疹骨髓赋(增朴)
麻虽胎毒。多带时行。气候暄热。常令男女传染而成。其发也与痘相似。其变也比痘非轻。愚夫愚妇。每视为泛常。若死若生。总归于天命。不知先起于阳。后归于阴。毒兴于脾。热流于心。脏腑之伤。肺则尤甚。始终之变。肾则无证。若得治法。方称医圣。闭门问途。不知途中寻径。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朱曰 抉出脾心肺三经。俾治者知所注意。
初则发热。有类伤寒。眼胞肿而泪不止。鼻喷嚏而涕不干。咳嗽、少食。作渴发烦。以火照之。
隐隐于皮肤之内。以手摸之。磊磊乎肌肉之间。其形似疥。其色若丹。出现三日。渐收为安。随出随收。喘急相干。无咳无汗。隐伏之端。根窠若肿兮。麻而兼瘾。皮肤如赤兮。疹尤夹斑。似锦而明兮。不药而愈。如煤之黑兮。百无一痊。此麻疹之顺逆。须临症以详观。
朱曰 自初发热至色若丹。是历历指出外证。
麻毒最重。治法不同。微汗常出。热势越而不留。二便清调。邪气行而无壅。腠理拂郁兮。即当发散。脏腑秘结兮。急与疏通。虽衄不必忧。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