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名目于药名、主治之下,便览也。
一、诸家本草,重复者删去,疑误者辨正,采其精粹,各以人名,书于诸款之下,不没其实,且是非有归也。
一、诸物有相类而无功用宜参考者,或有功用而人卒未识者,俱附录之。无可附者,附于各部之末。盖有隐于古而显于今者,如莎根即香附子,陶氏不识而今则盛行;辟虺雷,昔人罕言而今充方物之类,虽冷僻,不可遗也。
一、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可裨《尔雅》、《诗疏》之缺。
一、旧本序例重繁,今止取神农为正,而旁采《别录》诸家附于下,益以张、李诸家用药之例。
一、古本百病主治药,略而不切。王氏《集要》、祝氏《证治》,亦约而不纯。今分病原列之,以便施用,虽繁不紊也。
一、神农旧目及宋本总目,附于例后,存古也。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神农本草经》 掌禹锡曰:旧说《本草经》三卷,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 艺文志》亦无录焉。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诣京师。
《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唐李世 等以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又疑所载郡县有后汉地名,似张机、华佗辈所为,皆不然也。按《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盖上世未着文本,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华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由是见于经录也。
寇宗 曰:《汉书》虽言本草,不能断自何代而作。《世本》、《淮南子》虽言神农尝百草以和药,亦无本草之名。惟帝王世纪云: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乃知本草之名,自黄帝始。盖上古圣贤,具生知之智,故能辨天下品物之性味,合世人疾病之所宜。后世贤智之士,从而和之,又增其品焉。韩保升曰: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
《名医别录》 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
梁陶弘景复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三百六十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