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类方


桂枝汤原方加桂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复感新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不止一针,故云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重加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药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去芍药汤(四)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五)
即前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中虚而表邪仍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之邪未尽,故用桂枝,下后伤阴,不宜更用凉药,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微恶寒,则阳亦虚矣,故加附子。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六)
桂枝汤原方加浓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仁佳。《别录》:浓朴主消痰下气。《本经》:杏仁主咳逆上气。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主之。前条乃本然之喘,此乃误下之喘,因殊而法一。
卷一 桂枝汤类·一
小建中汤(七)
桂枝汤原方加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纳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中宫之阳气虚,则木来乘土,故阳涩而阴弦也,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胶饴大甘,以助中宫。不瘥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治太阴不愈,变而治少阳,所以疏土中之木也,以脉弦故用此法。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悸而烦,其为虚烦可知,故用建中汤,以补心脾之气,盖栀子汤治有热之虚烦,此治无热之虚烦也。
卷一 桂枝汤类·一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八)
桂枝汤原方芍药、生姜各增一两,加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此以多煎为妙,取其味浓入阴也。
发汗后,身疼痛,表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