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疏证


久风湿痹
贼风挛痛
暴风瘙痒
伤寒
大热
劳复
温疟
卷二
中恶
霍乱
转筋
呕
大腹水肿
肠澼下利
大便不通
小便淋
小便利
溺血
卷三
消渴
黄疸
上气欬嗽
呕吐
痰饮
宿食
腹胀满
心腹冷痛
肠鸣
卷四
心下满急
心烦
积聚症瘕
鬼疰尸疰
惊邪
癫痫
喉痹痛
噎病
卷五

齿痛
口疮
吐唾血
鼻衄血
鼻齆
耳聋
鼻息肉
目赤热痛
目肤
声暗哑
面皯疱
发秃落
灭瘢
金疮
卷六
踒折
瘀血
火灼
痈疽
恶疮
漆疮
瘿瘤
瘘疮
五痔
脱肛

蚘虫
寸白
卷七
虚劳
阴痿
阴
囊湿
泄精
好眠
不得眠
腰痛
妇人崩中
月闭
无子
安胎
堕胎
难产
卷八
产后病
下乳汁
中蛊
《药对》主疗(掌氏补)
出汗
止汗
惊悸心气
肺痿
下气
蚀脓
女人血闭腹痛
女人血气历腰痛
女人腹坚胀
解百药及金石等毒
服药食忌
药不宜入汤酒者

《本经疏证》

医道之见于载籍者,《灵枢》《素问》《难经》而上,《神农本经》为最古。诸经所论在审病,《本经》所论在主治,道实相为表里,惜其传授姓氏不可考,人遂以为汉人所假托,然秦人焚书,医药之书不毁,其为上古所遗无疑,后之继是书而作者,陶隐居《别录》为最善,乃宋金元以来着本草书者十数家,其言愈多,其道愈歧,其说愈新,其旨愈晦,则皆求胜于《本经》,求加于《别录》,而失之庞杂芜秽者也。世医相沿承用不知其非,即号称名医者,又止讲临证习方书,而于《本经》与《别录》则以寻常本草书视之,不能参互考订,疏其文,而证其解,故古人用药之意与药之所以愈病,其说隐晦淹塞,以至于今。不知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药,一药有一药之效,不能审药何以定方,不能定方何以治病,此闰庵邹君所以有《本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