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素难要旨
燔针 一名 针。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卷一 难经
一、补泻
七十八难曰:针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
纪氏曰:呼尽而内针,吸而引针者为补。吸则内针,呼尽出针为泻。此言补泻之时,非必呼吸出内而已。
然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纪氏曰:然知为针信其左者,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俞也。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但一心用针,不知以左调右也。
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滑氏曰:弹而努之,努读作怒;爪而下之,掏之稍重,皆欲致其气之至也。气至指下,如动脉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顺,犹循也乘也,停针待气,气至针动,是得气也。因推针而内之,是谓补。动针而伸之,是谓泻。此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内也,是固然也。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卫气之分。女子则深其针而候之荣气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气,是谓其病终不可治也。篇中前后二气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气之来如动脉之状,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气也。后言得气不得气,针下所候之气也,此自两节。周仲立乃云:凡候气左手宜略重,候之不得,乃与男则少轻其手于卫气之分以候之,女则重其手于荣气之分以候之。如此则既无前后之分,又昧停针待气之道,尚何所据为补泻耶。
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正经自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滑氏曰:《灵枢》第十篇载:十二经皆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假令肝病虚,即补厥阴之合,曲泉是也。
实则泻厥阴之荥,行间是也。先补后泻,即后篇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之意。若于此义不属,非阙误,则羡文也。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即四十九难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