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节要

针灸节要
书名 针灸节要
作者 高武
朝代 明
分类 针灸
素问十二卷
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譔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主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西汉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白氏二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师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于迂疎,引援或至于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
难经十三卷
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辩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 ○滑伯仁氏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难经本义。
九针式
镵针 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员针 其身员,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鍉针 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锋针 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针 一名铍针,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血。员利针 尖如毫,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毫针 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长针 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奏之间者。燔针 一名焠针,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明 四明 高武撰 述
卷一
难经
一 补泻
七十八难曰:针有补泻,何谓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