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方论
寒之剂,能泻有余之火耳!若饮食劳倦,内伤元气以乘热内之火热之之剂发今人见烦热、枯燥等症,不敢用附子者,恶其以热助热也。孰知不藏精之人,肾中阳气不鼓加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症,同桂、附虞天民曰:血不归原,责之胃,寒凉屡用不效,唯炙甘草、炮姜辈,引血归原妙。
失血后大热大渴,症似白虎,惟脉虚大不长实为异,误服寒凉必死,当归补血汤主之。
赵羽皇曰:参者参也,与元气为参赞者也。不特气虚宜用,即血虚亦宜用;内伤宜用,外感至食大力满,二经风寒如胃人岂识豉、瓜蒂之方滑可去着,胆是也;重可镇翘赤小豆汤是看仲景加减法,当细审其深意。如腹中痛者,少阳加芍药,少阴加附子,太阴加人参。
若心于加舍之仲景立方,精而不杂。其中以六方为主,诸方皆从而加减焉。凡汗剂皆本桂枝,吐剂皆本栀一十小柴胡方,为半表而设,而其证皆属于里。盖表证既去其半,则病机偏于向里矣。惟往来寒虚,故于桂枝本为太阳风寒设,可以散六经初感之邪;柴胡本为少阳半表设,更可以调三阳半表之证理,脾为至阴,居中宫而抚四肢,最畏寒邪为患,故仲景制理中、四逆二方。理中者,理中焦,有通生肾主五液,入心为汗,少阴受病,液不上升,所以阴不得有汗。仲景治少阴之表,于麻黄、反汗
补遗
参苏饮
(《局方》)
治感冒风寒,咳嗽吐痰,涕唾稠粘,胸膈满闷,寒热往来,或头痛恶寒,脉弱无汗。
人参 苏叶 干葛 前胡 陈皮 枳壳 茯苓 半夏(各八分) 桔梗 木香 甘草(各五分) 生姜(五片) 大枣(一枚)
上水煎,热服取汗。
叶仲坚曰:此少阳中风,而寒湿内着之证也。仲景于表剂不用人参,惟少阳寒热往来,虽有液无不发枳壳,少佐木香以降之;痰涎壅盛于病高者宜下,故不取柴胡之升,而中宫,此姜、枣、甘草之所必须也芎、柴胡,即芎苏散,则治头痛、
补遗
香薷饮
(《局方》)
治暑月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痛,吐泻者。
香薷 浓朴 白扁豆(炒)
水煎,浸冷服。
叶仲坚曰:饮与汤稍有别,服有定数者名汤,时时不拘者名饮。饮因渴而设,用之于温暑,腹温中加黄加减是重人不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