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法律

中津液上竭,肺燥已极,胸咽之间,干槁无耐之证。以生姜之辛润上行为君,合之人参、大枣、甘草,入胃而大生其津
液,于以回枯泽槁,润咽快膈,真神方也。

《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治肺痿吐涎沫。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枚)

皂荚(二枚去皮子炙黑)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按:此方即桂枝汤本方去芍药加皂荚
也,芍药收阴酸敛,非此证所宜,故去之。皂荚入药,胸中如棘针四射,不令涎沫壅遏,故加之。此大治其荣卫之上着
也,荣卫通行,则肺气不壅矣。

《外台》桔梗白散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 贝
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
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按:咳而胸满七证,乃肺痈之明征,用此方深入其阻,开通其壅遏,或上或下,
因势利导,诚先着也。虽有葶苈大枣泻肺汤一方,但在气分,不能深入,故用此方。于其将成脓未成脓之时,早为置力,
庶不致脓成则死之迟误,岂不超乎!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斤)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按:此方
不用巴豆,其力差缓,然以桃仁亟行其血,不令成脓,其意甚善。合之苇茎、薏苡仁、瓜瓣,清热排脓,行浊消瘀,润
燥开痰,收功于必胜。亦堂堂正正。有制之师也。

总按:肺为娇藏,肺气素为形寒饮冷而受伤久久,出汗过多而不瘥,气馁不振,即为肺痿。其风伤皮毛,热伤血脉,
风热相搏,气血稽留,遂为肺痈。肺痿多涎沫,乃至便下浊沫。肺痈多脓血,乃至便下脓积。凡胃强能食而下传者,皆
不死也。夫血热则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是以《金匮》以通行荣卫为第一义。欲治其子,先建其母,胃中津液,
尤贵足以上供,而无绝乏。后世诸方,错出不一,不明大意,今一概不录,只此《金匮》十五方,而已用之不尽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