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


野棉花 ,味苦,性寒,有毒。下气,杀虫。小儿寸白虫、蛔虫犯胃用良。
──丛本卷中野棉花,一名满天星。形似耳风,小叶白毛花。味苦,性寒,有毒。下气,治小儿寸白虫、蛔虫犯胃、疳积等症。随引经药为使。
──模板卷五
第一卷
云连
云连 ,即云南黄连,一名滇连、蚱 连。味苦,性寒。入心经兼入肝、胆、脾、大肠经。清火,除湿,消痞块,止痢疾。
清肝胆火用吴茱萸拌炒,清上焦火宜酒炒,清中焦火姜汁炒,清下焦火盐水炒。气虚,心血不足,虚弱症忌服。
──于本卷下滇连,一名云连。人多不识。生 山,形似车前,小细子。黄色根,连结成条。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热气目痛、背寒伤、泣出、明目、肠 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治五脏冷热,久下泄 、脓血,消渴。止心腹疼痛。除水利骨,调胃浓肠,益胆,疗口疮。
治五劳七伤。益气,除烦燥,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羸瘦气急。一治郁热在中,烦燥在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满。主心痛逆而盛,心积伏梁。
──模板卷四
第一卷
白芍、赤芍
白芍 ,味酸、微甘,性微寒。主泻脾热,止腹痛,止水泄,收肝气逆痛,调养心肝脾经血,舒肝降气,止肝气痛。
白芍汤:治肝气疼痛,偶因动怒着气,怯寒怕冷,左肋气胀上攻胸膈,或连胃口疼痛,背寒腰脊把着疼痛,身体屈伸俱难。
白芍(三钱) 青皮(五分) 川芎(一钱) 片柴胡(一钱) 吴茱萸(一钱) 甘草(八分)
外加木香 沉香 玄胡 不拘多少 引茴香子(八分),煎服。
──丛本卷上赤芍,味酸、微辛,性寒。泄脾火,降气行血,破瘀血,散血块,止腹痛,散血热,攻痈疽,治疥癞疮。
──丛本卷上
第一卷
牡丹皮
牡丹皮 ,味酸、辛,性寒。破血,行血,消症瘕,破血块,除血分之热,坠胎,孕妇忌服。
──丛本卷上
第一卷
鸡头实
鸡头实 ,始生外国,今滇中亦有之。生水中,叶大如荷钱而有刺,俗名谓之鸡头盘。叶下结实,形类鸡头。庄子谓之鸡雍,管子谓之卯 。其茎 之嫩者名 ,人多以为菜食。气味甘、平、涩,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