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注金匮要略
养肝木。而木中之血液亦短。木气以无阴而不恋本脏。于是悉索而根据辅于其所生之心部。
譬之失所者。父母之乡。无栖止之乐。而外就其女家之义也。且心中真情。既无木液之供应。而自干自空久矣。况肾水下虚。火又以无畏而上炽乎。夫上焦在虚而欲吸之时。下焦具穷而急投之势。肝气入心。木得火而风生。火得木而焰起。木火合化而通明于胸膈。将逼中下二焦之津液于不尽不止。是入伤寒者。为论厥阴之病机。而入本篇者。为论消渴之始末。故曰与此大别也。气上冲胸四句。虽言消渴者。其自下而上。一路之兼症如此。然亦为厥阴之所必然连及者。故其义与伤寒同。下之利不止。则与伤寒亦有辨矣。盖伤寒所言下之利不止者。下药阴寒。木性缩支柯之逆气。而下坠根株。是木从阴湿处以行根之理也。消渴所言下之利不止者。大肠一空。火势夺前阴之飞瀑。而后奔谷道。是火从空隙处以垂焰之理故也。
二条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
承上文而言消渴之热。现下上焦。而谓由于下焦厥阴之气上冲者何也。盖寸口者。内为心肺之应。心统血而肺主气。气血两充于胸膈。则阳气阳精互相根抱。故其脉体之高下得中。脉至之往来连贯者此也。今寸口之脉浮。则是阴不足以抱阳。而使微阳。自浮之应。故浮即知为心肺之阳液虚也。浮而且迟。则是阳不胜于健用。而致动机疲困之应。故迟即知为心肺之阳气劳也。夫以心肺中之阳液阳气。两皆亏空。则厥阴之燥气。安得不上冲。而成干柴着灶之象乎。故曰厥阴之为病消渴者。此也。下文二句。又仲景自注上文之义。
盖谓阴阳虚劳于胸膈。而即见浮迟之脉者。以胸膈之阴阳。为荣卫之宗主。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是荣卫又所以载脉者也。夫阴阳相生。气血互用。阴血内虚。则脉外之卫气不足。卫气失固密之令。故脉浮。阳气外劳。
则脉中之营血耗竭。营血失生阳之气。故脉迟。是脉根于营卫。而营卫之气大会于胸中。此所以因寸口之浮迟。而知营卫之衰竭。并内知其心肺之虚劳耳。
三条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此言上焦虽无虚劳之亏空。若阳明之火太盛。亦能浮其热于胸膈。而成上
资料来自网友投稿和网络整理,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邮件sendtous@qq.com,我们第一时间移除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