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

节。停结癖积而得之。其候神气怫郁。瞪目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流涎。肚腹膨胀。手足掣搐。似死似生。或声或哑。或项背反张。或腰脊强直。但四体柔弱。发而时醒者为痫。若一身强硬。终日不醒者。则为痉症。不可不辨。
卷二 痫痉
风惊食三痫
王肯堂曰。全婴方云。风痫因将养失度。血气不和。或浓衣汗出。腠理开舒。风邪入之。其病在肝。肝主风。其症目赤面青发搐。宜琥珀散、驱风膏、大青膏。有热。四顺饮。退后与利惊丸下其痰涎。惊痫因血气盛实。脏腑生热。或惊怖大啼。精神伤动。外邪入之。其病在心。心主惊。其症忽然叫声发搐。宜琥珀散、镇心丸。有热。四顺饮。利惊丸下之。不生别病。食痫其病在脾。脾纳食。其症嗳吐 气。即发搐。此症或大便酸臭。紫丸子下之。以上三症。大同小异。并属阳也。各目睛翻斜。手足潮搐。或作猪声。发过即瘥。皆十生一死。
卷二 痫痉
五脏痫
薛己曰。面赤目瞪。吐舌啮舌。心烦气短。其声如羊。曰心痫。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
曰肝痫。面黑目振。吐沫。形如尸。其声如猪。曰肾痫。面如枯骨。目白反视。惊跳反折。摇头吐沫。其声如鸡。曰肺痫。面痿黄。目直腹满。四肢不收。自利。其声如牛。曰脾痫。五痫通用五色丸为主。参以各经之药。
王肯堂曰。按千金叙六畜痫。无五脏之分。钱氏始分之。而无马痫。曾氏谓初发作羊犬声者。咽喉为风痰所梗。声自如此。其理甚明。言六畜者。强名之耳。故丹溪谓于经既无所据。而治法亦未有五者之分。所以不必分五也。
卷二 痫痉
痫症治法
刘完素曰。大抵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通行心经。调平血脉。顺气豁痰。乃其要也。假如小儿有热有痰。
不欲乳哺。眠睡不安。常常惊悸。此皆发痫之渐。即以紫霜丸导之。时间量与此丸。减其盛气。则无惊风痫钓之患。诸痫发不能言者。盖咽喉为气之道路。风伤其气。以掩声音道路之门。抑亦血滞于心。心窍不通所致耳。南星炮为末。猪胆汁调和少许啖之。极效。若钱氏五痫丸、南星散。以菖蒲汤调下。治痫之要药也。
卷二 痫痉
诸痫不治症
钱乙曰。五痫甚者死。病后甚者亦死。
娄全